(二)把握适时适度

教具的展示,在时间上要恰到好处,过早地暴露教具,容易使学生分散注意力,所以教具一般体积不要太大,以免容易暴露。教具的展现还要避免那种闪亮登场、一闪而过的现象。当学生还未完全理解一个内容时,本可以借助教具的展现而加深印象,提高效果,可有的教师此时往往把教具匆匆撤下去,或者换成其他教具,使学生应接不暇,造成学习上的“消化不良”。

现在提倡课堂氛围的丰富生动,这其中也有个适度的问题。如果一味地追求生动丰富的效果,过多地依赖教具的功能,把课堂变成了展览馆、动画观摩或者音乐会,如此舍本求末,必然会得不偿失。

(三)重在直观易懂

利用教具的直观效果,可以使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而直观形象的事物最容易吸引小学生的无意注意力,这不仅节约了教师用语言解释的时间,也为学生感知、理解和记忆知识创造了条件。例如在教学“Howmany…canyousee?Icansee.。。”内容时,一般教师会准备些同类物品或画有同类物品的图片进行教学。但这样的情景设置对学生没多大吸引力,更缺少语言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信息沟”(InformationGap)。教师如果采用下面的教具,则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准备好剪刀和一叠纸(图1),边剪边与学生交流: “WhatamIdoing?Oh,I’mcutting.WhatamIcutting?Iamcuttingsomeflowers.Howmanyflowers?Guess.” 此时,教师再将一叠串起来的剪纸花,散开在学生眼前,让学生猜。这种方法,在教具的选择上,打破了事先准备好、课堂上简单出示一下的惯例,在教师边制作边交流的过程中,师生有一种思维、语言的互动,这种互动将英语学习变得真实、有趣、生动。如有可能的话,还可让学生将美术课学得的剪纸、绘画技术,在英语课堂上展示,动动手,画一画,剪一剪;动动口,伙伴间问一问,猜一猜。这样,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真正将各学科有机地整合起来。

二、趣味性

新课程明确指出“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所以,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教具运用要遵循趣味性原则。

(一)功能多样

教具不能仅仅是展品,只起到静态和平面的视觉效果,还应尽可能具备动态和立体的效果,如教师发挥创造性制成的flashcards,具有运用简便、灵活、新颖的特点,学生除了能看到听到之外,还有可能去触摸,可以去操作,使英语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也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了更多的有利条件,如在进行 PEP教材第四册第四单元有关天气情况及选择穿衣的教学内容时,课堂上是很难将一年四季不同的气候及穿衣状况较真实地展现出来。教师可自制如下教具(图 2),使用该教具时,窗外的天气情况可做成下雨、下雪、刮风、多云和晴天等五张插入式卡片,小女孩的上身做成衬衣、夹克衫、毛衣、T恤衫等五张插入式卡片。新课学习时的操练、运用环节都可用该教具,如可请五位学生(A、B、C、D、E)进行如下活动,当A学生说“It’shottoday.”时,B学生立即将相对应的天气图插入版图窗框的位置,C学生接着问D“Mum,canIwearmyT-shirt?”D学生答“Yes,youcan.”E学生立即在五张着衣图中选出相应着衣图并插入人物头像中。下面其他学生在这一活动中当裁判,对五位同学说的、选的是否正确作出判断。这时的教具通过学生的亲自操作,变成了他们的学具。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