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是长春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第4主题单元美丽的乡村的一篇主体课文。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作者通过对从前窗外四季美景的追忆,表达了对古朴美丽的乡村和大自然的爱恋之情。全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首尾照应,突出对乡村的爱恋之情。细致有序的观察、准确生动的刻画、细腻真挚的感情是本文的表达技巧。并且通过文章最后一段的描述“过去古朴美丽的乡村,如今已变成高楼林立的闹市了。”从而歌颂了改革开放所取得的社会主义新成就。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窗外》一文的内容并不很难,三年级的语文教学正处于由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向高年级的阅读教学的过渡阶段,在小学语文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其主要任务是进行段的训练,并在段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理解词语、运用词语的能力。但对刚上三年级不久的学生来说,体会文章准确地运用词语、恰到好处地表达还处于学习和积累的阶段,是他们的薄弱环节。

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从课文的思想内容出发,根据本单元重点训练项目,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乡村一年四季的景色变化之美,使学生憧憬淳朴的乡村生活,思考大自然的现状与未来。

2.引导学生通过品析好词佳句,了解乡村景色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3.体会课文抓住景物特点把景物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4.采用“读、悟、赏、创”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教学的重点:了解课文描写的乡村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乡村的喜爱之情。

教学的难点:在感受乡村美景的过程中,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教学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我以学生为中心,重诵读,重感悟,重探究,重创新。

教学过程我是这样设计的: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