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二十多年发展后的今天,我们已经看到国产电子琴业已成为市场中的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它在进口品牌的重重挤压下,为自己争得了不小的份额。

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中国生产电子琴的厂家曾经创记录地达到114家之多。初期的产品是那种被成为簧片琴的电子琴,它的键盘是以簧片开关的方式来解决;音色是用模拟滤波器来产生;自动伴奏则依靠简单的脉冲信号来触发一个简单的鼓的发生器来实现。这种在现在看来即使作为玩具都嫌低档的电子琴,在但是却成为老百姓的消费热点,这看起来有点匪夷所思。有一件事实是:曾经有段时间,国产的华星牌电子琴在市内各大商场刮起了一股抢购风,使得商家频频向厂家告急。这是一件足以令华星人勾起美好回忆的往事!可惜从此以后这样的好事再也没有眷顾过电子琴。不过,这种轰轰烈烈的场面很快烟消云散。这些林林种种的厂家均无开发现在意义上的、由单片电脑主控的电子琴的能力,单靠簧片琴是无法存活的,而且市场的优胜劣汰的原则注定了只有其中的娇娇者能够生存下来。到今天为止,在诸多当时的电子琴生产厂家中,真正在市场上形成气候的,唯独华星一家,其余的要么被淘汰,要么始终处于散兵游勇的状态,而目前在市场上显现强劲势头的美得理电子琴,则实实在在是一位后起之秀,它与华星的发展轨迹刚好相反。

让我们来罗列一下真正对电子琴的市场有着或者曾经有过实在意义的几个公司的名字,它们是华星(上海)、得理(香港)、世辉(香港)、安达(广东)、嘉华(香港)。其中嘉华起步最早,却迅速衰弱,现在已不知所踪。安达经历多次分分合合,始终没有形成气候,电子琴只是它们现在偶尔为之的产品。世辉则分裂为SBS(在香港另起炉灶,以OEM方式制造玩具电子琴以供出口)、埃非尔(据说在上海崇明制造日用小家电)、渐华三家公司,其中渐华(MULTAK)在VCD设计领域,取得了国内领先的地位,而其MIDI VCD则可以看作是它在电子乐器领域的一个延伸,它已成长为一个初具规模的家用电器开发公司。华星和得理则是在中国市场上与进口品牌形成对峙的两大国产品牌,它们值得我们关注,拙作将对其花费一番口舌。

华星的大名恐怕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国产电子琴的代名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它几乎占据了国产电子琴市场的半壁江山,尽管人们不难发现它有这样那样的缺陷;尽管它现在越来越受到来之美得理的强有力的挑战,我们无论如何都无法漠视它的存在,也无论如何不能否认它对中国电子乐器所作出的贡献。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