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政协会议召开期间都会有一次界别的联组会。我们教育界有109名委员,分成3个小组。联组会也是政协会议期间非常重要的会议,通常会有政治局委员和教育部领导来参加,听取委员们的意见建议。今年来参加教育界联组会议的是教育部袁贵仁部长、财政部朱光耀副部长以及教育部和财政部一些司局的领导。今年,我又被大家推举为小组代表在联组会议上发言,这已是我第三次在联组会议上谈学前教育问题了。我在会上谈了学前教育当前存在的七个方面的问题,包括学前教育资源、教师培训、教师待遇、保教方法、园所等级评定、办园条件差异及学前教育管理等方面,并相应地提出了七条建议(参见本期第48页——编者注)。

记者:《教育规划纲要》和“国十条”对我国学前教育未来的发展作了基本的定位,都强调了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两大原则。在您看来,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意味着什么?《教育规划纲要》还提出要 “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对此我们该如何理解?我们需要做些什么?需要注意避免哪些问题的产生?

刘焱:强调公益性和普惠性两大原则意味着学前教育的公益性被社会和政府所认同,学前教育已被纳入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当前,促进公平已经成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而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是国家这一基本教育政策在学前教育领域中的体现。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是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的基本思路,在具体措施上就是要大力发展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幼儿园。

“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明确了政府在发展学前教育事业中的责任,但是政府主导不是政府包办,因此必须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要做到这一点,还有待各地在体制机制上创新。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已经形成了公办和民办并举的格局。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民办幼儿园为解决“入园难”问题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进一步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的过程中,民办幼儿园仍然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国十条”颁布以后,各地政府纷纷准备斥巨资建新园,以响应“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的号召。与之相矛盾的是,相当多的民办幼儿园面临班容量不足的困境。事实上仅仅依靠举办公办幼儿园,在短时间内并不能有效缓解“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各地政府应把民办幼儿园纳入本地学前教育发展的整体规划,充分利用民办幼儿园可以提供的学位来解决“入园难” 的问题,可采取减免租金税费、以奖代补、发放教育券、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帮助解决“入园贵”的问题。同时,要对民办幼儿园加强管理和指导,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的发展。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