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是客观存在的弱势群体,数学学困生在数量上又往往多于其他学科。关注学困生,促进他们的成长,是践行“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新课程理念的实际行动,也是数学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任教农村小学多年,接触过大量学困生,在转化学困生的实践中既感到任务艰巨,又坚信只要方法得当,肯下功夫,学困生的生命也会精彩。

一、转化学困生首先要搞清学困生是怎样产生的

关于学困生的产生,研究者各有说法。这方面笔者认同教育家巴班斯基的研究结论。他认为大多数学困生的产生与教育自身有密切的关系,其作用约占70%。我们一线教师与其埋怨学生、家长的不是,不如静下心来反思一下自身问题,也许这更有实际意义。从教育自身角度分析,笔者认为学困生的产生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1.大班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客观上使教师难以兼顾差生,很多学困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机会极少,自觉不自觉地沦为观众,失去了掌握知识的最佳时机。有的教师讲课速度快,部分学生跟不上节奏,渐渐出现知识和能力的缺陷。

2.课堂失去的没有在课外及时弥补,导致知识链脱节,影响了后续学习,恶性循环,问题越积越多,从量变走向质变。因为要补的知识太多,教师精力不济,只好放弃,听之任之。

3.教师教育手段简单,粗暴,不科学。有的师生之间关系紧张,互不尊重。学生恶其师,自然不信其道,不学其术。

二、转化学困生还要了解学困生

如果排除智力因素,学困生大多是后天产生的。据笔者调查,学困生一般在非智力因素上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的共性。

1.缺乏数学学习的兴趣

学困生对数学学习普遍缺乏兴趣,求知欲低,意志脆弱。他们厌恶数学,认为数学要动脑筋,很烦,很累。上课开小差,搞小动作,极少举手回答。作业经常不完成或者随便抄袭应付。在他们眼里,数学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2.缺乏学习信心,上进心不强

因为基础差,没有建立良好的知识网络,他们学习不知从何入手。回答、练习、考试往往错误较多,经常碰壁。多次失败打击之下,自卑感产生。他们对自己还能不能学好数学产生怀疑,丧失了学习的信心,自暴自弃。于是采取逃避政策,不愿举手发言,不愿和同学、老师交流,害怕考试,甚至害怕上课被老师叫到。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