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交流完课前搜集的有关居里夫人事迹的资料及搜集途径后)

师:小朋友想知道科学家居里夫人小时候的故事吗?

生(齐声):想!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58页,想读的同学大声朗读课文。 (一个、两个、三个……,同学人大声朗读起来,读得很认真投入。)

师:认为自己读得很不错的同学,站起来读。 (学生们争先恐后地一个一个站起来读,读完后,师生共同评议。)

师:(充满信心地)谁觉得自己哪个地方读得最好,谁就站起来读。读完后,再说说自己好在哪里,为什么要这样读? (生一个一个站起来读,但朗读仍只追求语言文字表面上的抑扬顿挫,对自己的评价也只停留在字音正确,流利等上面。对课文内容缺乏深入理解,对课文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没有身同感受。)

师:(暗暗着急,依然微笑地)你能试着用心去体会课文人物心里的想法,并轻声地读出语气来吗? (生领悟后,开始试着揣摩课文内容,并小声地读起来。)

师:(充满期待地)谁想再来试试?把你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读出来!

生1:(表情极为认真地朗读第一自然段科学家朗志万提出的问题。)

生2:(试着用两种不同的声音朗读两个小朋友的说法)…… (在这种相互感染、相互启发的朗读氛围中,学生的朗读渐渐入情入境。)

生:(声音动听的朗读大王蔡博)(有声有色地朗读着伊琳娜“心有疑惑──动手实践──生气质问”部分,感情处理恰当,语气分明,为同学们起到了很好的范读作用。)

师:(欣喜地抓住这一契机,迅速分析、提炼,从学生蔡博的朗读中搜寻教学突破口, :单刀直入) 真不愧是我们班的百灵鸟,特别是“哎呀,和朗志万说的不一样,水漫出来了”。这一句读得真好听!你能把这句再读一遍吗?

生:(开心一笑,晃着小脑袋更认真地读起来。重音、感情、语气十分到位。)

师:你能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吗?

生:因为伊琳发现把金鱼放进装满水的杯子里,水漫出来了,和朗志万说的不一样!

师:(连忙追问)那科学家朗志万是怎么说的?同学们能找出来,划上横线,并读一遍吗? (生划线、读文。)

师:(继续追问)同学们,你觉得科学家说的对吗?还是小伊琳娜做得对? (生议论纷纷,老师趁机拿出一只大杯子、一个土豆、一块石头、养着金鱼的浴缸、舀子、水桶。)

师:同学们,还是让我们用事实说话,动手做做看,好吗?谁来试试?

(生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老师指点一名能干的学生上台。她动作麻利,给杯子装满水,依次放进一个土豆,注水,放进一块石头,再注水,最后再捞起金鱼,轻轻放进装满水的杯子里,水还是漫出来了!同学们一个个小眼睛瞪的溜圆,教室里鸦雀无声,直到金鱼入杯,水漫出来,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

(这是多么热烈的讨论!学生们一个个小脸放光,自发地探讨起来,老师欣然面对,静观全局。)

师:同学们,说说你们刚才都看到了什么?想到什么? (生一个个情绪激昂,抢着说。)

生1:我看见金鱼放进杯子里,水也漫出来了!

生2:伊琳娜做的是对的!

生3:科学家说错了!……

生(聪明好动的韩鸿洲,响亮、俏皮地脱口而出):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是对的!只有动手做做看才知道! (水到渠成,难点突破了!师松了一口气,舒心地笑了,继续趁热打铁。)

师:同学们,通过亲自动手做做看,你明白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1:我觉得大人的话也不能全信,大人的话也不一定是对的!

生2:我以后有了问题,也要自己动手做做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