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题的提出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理念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小学数学实践教学中常常出现效果不理想的情形:

学生在学习中被动接收,学生最重要的活动就是听,等待教师将学习内容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给自己;在学生心灵深处将学习当成一种负担,学习是为了老师、家长,学生学习是按照教师的指令进行的;学生学习具有他主性,依赖教师的外在诱导和灌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丧失。

处于课程改革的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要以课程改革的精神和《课标》的精神为指导,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使教育真正发挥其促进人发展的功能。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提出对“小学数学自主学习实效性”进行研究。

二、本课题研究现状

在改革学习方式的大背景下,以自主性为特征的学习方式的实验已成为近几年来教育改革与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但对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实效性”还缺乏深入的认识,甚至尚存许多疑虑,严重影响着教学效益的发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自主学习方式效益值的描述和分析,几乎是廖若晨星。本课题在实践研究过程中重点是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有兴趣,有明确的目的,积极主动地始终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让每一个学生愿学、乐学、会学、善学,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端正学习态度,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健康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小学数学学习应该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和探索性。

2、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数学的能动性,是我们教学追求的理想目标,它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必要保障。

3、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小学生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活动方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儿童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4、符合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旨在促进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展。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