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作者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来刻画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弄清楚作者看到的是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从中体会顶碗少年是怎样成功的。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看表演时受到的启示。

一、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在《桃花心木》一文中,我们认识了一位很有智慧的种树人,今天,我们还要认识一位很有拼搏精神的少年,那就是《顶碗少年》(齐读课题)这篇文章的作者赵丽宏先生20年前看了这位少年的表演,20年后还记忆犹新,那作者看到的究竟是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呢?

这是一篇课内自读课文。(指名读)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了解我们怎样学习此文。

二、默读课文,思考作者看了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

预设一、作者看到的是一场难度很大的杂技表演。

1、自由读3-7自然段,边读边批注,想一想:为什么说这是一场难度很大的杂技表演?

2、全班交流。

从少年两次表演都失败了可以感受到表演难度很大。(结合课文中的具体语句加以体会)

3、有感情地朗读。

小结:从少年两次表演的失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看到的的确是一场难度非常大杂技表演。

预设二、作者看到的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表演!

预设三、这是一场扣人心弦的杂技表演。

预设四、这是一场能体现老者的宽容和关爱的杂技表演。(从老者的神态和动作,少年前后表现的变化两个角度体会)

1、少年前两次表演失败了,正当他不知所措时,一位老者出现在他的面前,低声安慰了他,少年镇定了下来,第三次表演成功了,想想:老者会说什么?

2、少年的成功说明了什么?

预设五、这是一场让作者自己难以忘怀的杂技表演。

(读一读文章的第一节和最后一节,从中加以体会。)

1、齐读这两节课文。

2、小结:是的,从文章前后照应的这两节中,我们还可以了解到这是一场让作者自己难以忘怀的杂技表演,因此(出示灯片)“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那一次的演出,每每想起,我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齐读)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