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同尾合十”这个两位数相乘的计算规律是奥数中的题材,一般4年级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就会和学生学习这个计算规律,闵校长利用这个题材,开发了这堂六年级学生探索、研究的活动课,意在培养学生数学基本知识、技能形成的同时,促进学生数学思想和活动经验的发展,可谓用心良苦。整堂课教师引导的生动,学生研究的主动,思维的花朵不断绽放。

1. 趣

奥数注重题型方法,因而往往单调死板,方法对路,豁然开朗,方法用错,一筹莫展。闵校长的这堂“奥数”课,却上的兴致盎然。首先,教师两个“信不信”(教师和学生比赛,教师和计算器比赛)激起学生探索规律的浓厚兴趣;其次,运用图形通过观察、操作,引发学生对探索出的规律进行反思的浓厚兴趣;再次,通过追问:到底怎样的算式可以用这个规律等一系列挑战的问题,使学生深入探究的兴趣一发不可收拾;最后,以“尾同头合十”算式的巧妙出现,把学生的求知欲诱发的无处可藏。

2. 实

有趣的课,又是探究的课,往往和扎实“背对背”,似乎应了古代哲人所说的“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之训,但闵校长实现了“圆满”,更充分体现了闵校长的教学智慧。如课开始,比赛的题目,不是老师提供的,而是学生来编题,果然,学生并没有充分关注到题型,所以编了“105*105”的错误题型,老师利用这个错误资源果断的说因为不符合要求,无效,令学生关注算式中两个乘数的特点,为后面的研究做好了铺垫;再如发现了“十位相同,个位数和是10”的两位数相乘可以用这个规律巧算后,老师及时出现变式训练题:如果长方形长46,宽多少就可以用规律计算,46*( )=( );再如,在抢答环节出现了不符合特点的算式,提醒学生这种简算方法的局限性,而不可滥用。

3. 深

本课选择的例题相当讲究,先两个乘数个位都是5的,到都不是5又不合十的,组织学生借助图形操作,在不断的认知冲突中理解算理,发现规律的本质。如果说个位是5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相应的图形转化学生都能完成,那么后面的因数个位都是8的两个数相乘的探究,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之后的“剪一剪”更是达到顶峰,挑战着学生的思维。事实证明,只要有合适的平台,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探求知识的本质,真正做到“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