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家长认为给立规矩是为了约束、限制孩子的某些不恰当行为。其实不只这么简单,给孩子立规矩是让孩子明白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孩子年纪小的时候做事必需有一个基本准则去遵守,否则长大了家长会很头大,根本管不了。但是在制定规矩的时候,家长有一些原则是需要遵守的。

1、孩子犯错时,及时纠正

当孩子犯错时,要趁热打铁。千万不要等一会再说,孩子会忘记的。但是切记不能使劲吼孩子!

比如在商场,他想要某个玩具,不给买无理取闹,这个时候你就应该把他拉到一旁,告诉他这个行为是错的。如果当时他哭闹你就妥协,要什么就给买什么,孩子就会认为哭闹是有用的,以后还会这么做,回家以后再跟孩子提到这个事,他也不会当回事!

2、不要跟孩子,讨价还价

一旦规矩设定好以后就要严格执行,不论奖罚都不能够讨价还价。而且一定要注意一点,谨防"事后奖励"。

比如依然是孩子在商场哭闹,你却跟他说:"如果你不哭了,妈妈就给你买小汽车。",“如果你不这样了,我就给你买……”等等,此类的话。这样做,只会孩子越来越过分,孩子很快就会掌握了一种叫做"要挟"的技巧。所以的千万不要跟孩子讨价还价。

3、有些事,一定坚持原则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孩子的教育需要每一位父母的关注和坚持。当孩子犯错了以后,一定要坚持原则,不要让孩子觉得大哭大闹以后,就会没有事。错就是错,孩子做错事不要紧,但一定要让他了解这件事是错误的,以后不能再犯!另外,家长需要把制定的规矩告诉给孩子和所有家庭成员,达成一致之后就开始严格执行。

比如,你不允许孩子每天吃糖,但他会去找爷爷奶奶哭闹,去要糖,通常爷爷奶奶都会妥协,这种事一定要禁止。

4、明确期望,一言为定

家长可以在做某些事情前,跟孩子明确自己的期望。

比如,打算去商场的前,就要提前跟他说好,我们不是为了买玩具而去的,我们是因为有别的事情,所以不能到了商场就哭闹要玩具,还有在·上就告诉他,在商场必须和妈妈手拉手,不能乱跑,在做事情前就跟孩子约法三章,比发生情况再惩罚效果要好。

"无规矩不成方圆",孩子的成长既需要自由,也需要约束。孩子做事情有其认知和思维方式的原因,也会受到家长无意识的“榜样”或者不当教养方式的影响。“育儿”先得“育己”,家长要走进、了解孩子的精神和情感世界,同时,对我们的教养方式要善于总结、反思和适时改变。我们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