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会拒绝他人

郑州市民周女士的儿子小彭上小学5年级,据周女士介绍,儿子单纯、善良、乐于助人。每当小朋友到他家里来,他总会将自己心爱的玩具拿出来让小伙伴玩个尽兴。上小学后,班上经常有同学向他借东西,有时是一支笔,有时是一本课外书,有时是几块钱……对于同学们的要求,小彭总是有求必应。“我不知道有些借走东西的孩子是忘了,还是怎么了,反正儿子老是缺这少那的,但他从来不会主动问同学要回。”周女士说,这还不是最让她头疼的,“最近我发现,为了帮同学忙,儿子居然撒谎。”原来,小彭一个很要好的朋友下午放学后去网吧打游戏,没有按时回家,就求小彭帮忙给家人说自己是待在小彭家里和他一起写作业。小彭按朋友说的做了,在往朋友家打电话时,被周女士撞个正着。“我问过儿子,发现儿子对同学、朋友的有些要求并不是很乐意接受,但他害怕自己的拒绝会令别人灰心,更伤了友情。所以,他宁愿委屈自己,也要成全别人。”

5岁的男孩小楠个性腼腆、温顺,最令母亲张女士纠结的是儿子太过谦和,当别的小朋友前来争夺小楠的物品时,儿子总不能大胆地表达自己“不愿意”的意愿。“小楠从来没对抢他东西的孩子说过一个‘不’字,每次都是眼巴巴看着自己的爱物被别人拿走,就差拱手相送了。随着被‘掠夺’的次数日渐增多,使得他对小朋友的恐惧感也不断加重,儿子变得更喜欢独自玩耍,不喜欢外出,远远地游离于集体之外,这让我很担忧。”

不懂拒绝的孩子易被人左右

“付出是要建立在自己愿意的基础上,明明不愿意却不敢拒绝,一味按他人意志行事,孩子会变得容易被人左右,失去自我。”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专职心理教师马歆源表示,“一个有较好自我接纳与认同的人,是不会怕拒绝别人的。对自己不愿做的事,谁都有权利拒绝,孩子也一样。”

孩子在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阶段—3到4岁时,父母会发现他们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字是“不”。如果此时,父母不过多压制孩子,孩子会自发地建立起清晰的自我边界,并慢慢具有自我保护的能力。在孩子自我意识成长的第二阶段—11到14岁期间,他们开始质疑权威,独立思考。“如果大人此时和孩子建立平等的交流平台,将有利于孩子建立自信,形成较好的自我认同感。孩子就不易因害怕拒绝他人而产生自我否定。”马歆源说。

建议巧妙拒绝,未必一定伤感情

到底该如何教孩子敢于拒绝别人,善于说“不”呢?中国首批高级心理咨询师彭熠告诉记者,家长首先要告诉孩子,在三种情况下,一定要拒绝他人的请求:一是“不可以”,二是“不愿意”,三是“力所不能及”。提高孩子的辨识能力,当他人的要求违背了常人做人的基本原则,甚至违反道德和法律时,就属于“不可以”的情况,根本没有妥协的余地。比如:要求欺瞒老师家长,为给朋友争口气打群架等。另外,不勉强自己做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更不要打肿脸充胖子。如果他人提过分要求,孩子预感到自己可能是吃力不讨好时,应坦率地向对方表示爱莫能助,并委婉解释原因。

“孩子要学会婉拒,也就是在向对方表达自己拒绝的意愿时要注意措辞和语气。家长可以模拟一些场景,让孩子站在对方的角度,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什么时候该坚决,什么时候该委婉,什么时候可以寻求师长的帮助,怎样做能让对方较愉悦地接受自己的拒绝。”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许小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