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术活动中为幼儿搭建对话平台

案例:在一次“海底世界”美术活动中,我巡视着幼儿的绘画,来到王心怡小朋友身旁,我蹲下来看她的画,并没觉得有什么特别,但心怡却很认真地指着画中一条鱼对我说:“老师你看,这是一条不开心的鱼。”我心想:怎么会是一条不开心的鱼呢?这是否和她的心情有关呢?于是我问:“咦,它为什么不开心呀?”心怡说:“因为每天别的小鱼都不和它玩,所以它不开心。”我说:“那怎么办呢?你能帮它想想办法让它开心一点?”吗心怡说:”我画一些小鱼和它一起玩。接着,她马上在那条“不开心”的鱼旁边画了几条小鱼,并说:“老师,它有朋友了。”接着心怡又指着另一些鱼说:“这是很可怕的鱼,人人都没见过的,它常欺负小鱼”“这是哥哥鱼,因为它天天和小鱼玩,所以它是哥哥鱼。”我问她:“那你喜欢哪一种鱼呢?”她看看我说:“我最喜欢哥哥鱼,因为小明哥哥经常和我玩,他很疼爱我的。”我听了她的一连串的话语,感到非常震惊,多么天真无邪的想法!幼儿把自己的内心世界,把自己对社会、对周围人的看法都融入到了自己的画面里,这是一幅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画。

分析:美术是儿童的一种“语言”。这种“语言”表达了儿童对外部世界的感知、理解和建构,以及他们内心的情绪情感波动。然而,在现实的美术教学中,教师们却往往注重了课堂纪律的重要性(要求幼儿画画时保持安静),而忽视了幼儿与他人互动交流的重要性。实际上,再美术活动中,老师有意识地观察幼儿的画,并根据幼儿画面的情况认真分析,通过语言去启发幼儿,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这比硬性规定幼儿如何画画要有效得多。比如在活动中,我通过与小朋友进行对话交流,启发小朋友自己想办法去帮助“不开心”的小鱼,进而使幼儿按自己的想法解决了问题,并且丰富了画面内容。因为我的耐心倾听,幼儿对我更加信赖,更加愿意向我表白他们的内心世界。

因此,在美术活动中,我们要善于为幼儿搭建对话的平台,让幼儿在用画笔画出自己内心世界的同时,也能与别人沟通,交流自己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