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而篇

述而不作章

徐兄问:"'述而不作',是制作之'作'乎?"曰:"是。孔子未尝作一事,如删诗,定书,皆是因诗书而删定。"又问:"圣人不得时得位,只如此。圣人得时得位时,更有制作否?"曰:"看圣人告颜子四代礼乐,只是恁地,恐不大段更有制作。亦因四代有此礼乐,而因革之,亦未是作处。"又问:"如何'作春秋 '?恐是作否?"曰:"'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其义则丘窃取之矣。'看来是写出鲁史,中间微有更改尔。某尝谓春秋难看,平生所以不敢说著。如何知得上面那个是鲁史旧文,那个是夫子改底字?若不改时,便只依鲁史,如何更作春秋做甚?"先生徐云:"'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又公羊穀梁传云:'其辞,则丘有罪焉耳。'这是多少担负!想亦不能不是作,不知是如何。"贺孙录,意同。

蜚卿问"信而好古"。曰:"既信古,又好古。今人多是信而不好,或好而不信。如好之者,则曰:'他也且恁地说。'信之者虽知是有个理恁地,毕竟多欠了个笃好底意思。"〔道夫〕

行夫问"述而不作"章。曰:"虽说道其功倍於作者,论来不知所谓删者,果是有删否。要之,当时史官收诗时,已各有编次,但到孔子时已经散失,故孔子重新整理一番,未见得删与不删。如云:'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云'各得其所',则是还其旧位。"〔贺孙〕集注。

默而识之章

宜久问"默而识之"章。曰:"此虽非圣人极致,然岂易能?'默而识之',若不是必与理契,念念不忘者不能。'学不厌',如人之为学有些小间断时,便是厌。'教不倦',如以他人之事为不切於己,便是倦。今学者须是将此三句时时省察,我还能默识否?我学还不厌否?我教还不倦否?如此乃好。"〔时举〕

"默而识之",至"诲人不倦",是三节。虽非圣人之极致,在学者亦难。如平时讲贯,方能记得。或因人提撕,方能存得。若"默而识之",乃不言而存诸心,非心与理契,安能如此!"学不厌",在学者久亦易厌。视人与己若无干涉,诲之安能不倦!此三者亦须是心无间断,方能如此。〔植〕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