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重大考试结束后,考生的压力解除了,大有如释重负之感,多数表现得很亢奋,各种聚会、活动层出不穷。但有些孩子却表现得很反常,郁郁寡欢,情绪失落。

我们要针对孩子不同的心理表现,主动采取适当的策略,让孩子尽快走出考试压力的阴霾,迎接新的一年,新的开始!

其实,考后过于兴奋和过于抑郁都是不正常的。这是考生的突发性心理和生理紊乱现象,主要可以分成三种类型:

一、内疚型。有的考生由于觉得考得不理想,愧对父母的照顾、愧对老师的关心,产生了深深的愧疚心理。仅仅是愧疚没关系,但有的孩子因为过度愧疚,整天闷在家里,回避走亲访友,不愿与人接触,整天闷闷不乐、郁郁寡欢,就让人担心了。

对这样的孩子,首先要坦诚地告诉他,家长更关心的是他的健康成长,而不是他的成绩,只要尽力,父母就高兴了,并且建议孩子化内疚为力量,利用假期查漏补缺,争取在不久的将来取得满意的成绩;并鼓励孩子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减轻压力。

二、挫败型。有些孩子考前没有自信,总觉得自己准备不充分,不会考好,而且一走出考场,就往往觉得自己考砸了,有一种强烈的挫败感。这种感觉往往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这样的孩子一般比较自卑,自我期望又比较高,对自己难以作出正面的评价。

对待这样的孩子,我们要多鼓励孩子,提醒他多关注自己的优点,要学会正确评价自己,正确面对自己的成功和失败。同时,也可以带孩子吃顿饭、看场电影,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使孩子尽快摆脱考试的压力。

三、放纵型。不少孩子因为经过了一个学期的辛苦学习和期末备考的紧张复习,在考后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于是,不管考试结果怎样,都“报复性”地放松起来,没有节制地打球、聊天、玩游戏、看漫画、玩棋牌等等。

这种“疯狂”的放松,虽然可以快速缓解压力,但是过快的减压,就不是放松,而是放纵了。这样的放纵,显然会对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对孩子的放松活动进行适当调节,建议孩子劳逸结合,放松方式也应该静噪有别,把打球、游泳等运动方式与看电影、同学聚会等活动穿插进行,并对孩子放松的时间进行适当限制。

同时,还可以鼓励孩子制定假期计划,为充实有意义的寒假生活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