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自己利用所学知识设计图案。

又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统计与概率的知识讨论下面的问题。

例2 有一则广告声称:“有75%的人使用本公司的产品。”你听了这则广告后有什么想法?

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学生可以知道对广告中75%这样的数据,要应用统计的观念去分析。比如,样本是如何选取的、样本的容量多大等。若该公司调查了4个人,其中有3个人用了这个产品,就说“有75%的人使用本公司的产品”,这样的数据显然不可信。因此应对这个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提出质疑。

(二)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

本学段数与代数的内容中充满了用来表达各种数学规律的模型,如代数式、方程、函数、不等式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充分地经历探索事物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的过程。

例3 完成下列计算:

1+3=?

1+3+5=?

1+3+5+7=?

1+3+5+7+9=?

根据计算结果,探索规律。

教学中,首先应让学生思考:从上面这些算式中你能发现什么?让学生经历观察(每个算式 和结果的特点)、比较(不同算式之间的异同)、归纳(可能具有的规律)、提出猜想的过程。教学中,不要仅注重学生是否找到了规律,更应关注学生是否进行了思考。如果学生一时未能独立发现其中的规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相互合作交流,进一步探索,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些帮助。如列出如下点阵,以使学生从数与形的联系中发现规律:

进而鼓励学生推测出1+3+5+7+9+…+19=102。

此后,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这个问题进一步推广到一般的情形,推出1+3+5+ 7+…+(2n-1)= n2,?当然应该认识到这个结论的正确性有待进一步证明。

本学段空间与图形的内容(如图案的欣赏与设计,图形的基本性质,视图等)的教学,可以 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操作、猜测、推理等活动,并交流活动的体验,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有条理地思考。

例4 组织学生进行如下活动: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