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事情已经过去70多年了,但是过去这种情境仍然忘不了。我要用我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南京大屠杀是真实存在的,任何人都抹杀不了。

“我叫夏淑琴,1929年5月出生在南京。日军进攻南京前,家里共有9口人。一家人住在城南新路口5号一哈姓(伊斯兰教徒)的房屋里,在新路口5号,除了我和妹妹夏淑芸,全家7口被日军杀害,我和妹妹是被人从死人窝里拣出来的两个孩子。我们与亲人的尸体一同生活了14天。直到后来我俩先后被‘老人堂’ (慈善机构)和舅舅收养。”

9月17日,在南京召开的“100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口述证言公布新闻发布会”上,随着85岁的幸存者夏淑琴按下“国家公祭网100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口述证言公布”上线“按钮”,她亲口讲述的故事开始在互联网上传播。

“虽然事情已经过去70多年了,但是过去这种情境仍然忘不了。”回忆这段经历,夏淑琴忍不住抹起眼泪,她说,“我要用我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南京大屠杀是真实存在的,任何人都抹杀不了,我希望人们不要忘记这段历史,永远铭记。”

为揭露70多年前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暴行,回击日本右翼势力否定历史的错误行径,自9月17日起,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以下简称“纪念馆”)每天在国家公祭网和纪念馆官方网站上,公布一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口述证言,连续100天,共公布100位幸存者证言,夏淑琴是首位口述者。该活动也是今年12月13日中国首个国家公祭日系列纪念活动之一。

据了解,南京大屠杀时期最小的幸存者,现在已是77岁的老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幸存者相继离开人世。根据纪念馆掌握的信息,目前仍然在世的幸存者仅剩100多人,平均年龄超过80岁,人数逐年递减。“记录下亲历者亲眼见证的历史往事,迫在眉睫。”纪念馆馆长朱成山表示。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是从历史创伤中艰难生活下来的一批特殊证人。这段历史最有力的证据,无疑是亲历者本人的讲述。

91岁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岑洪桂现在回忆当时的经历,仍心有余悸。他愤怒地告诉记者:“那个时候,日本军人就在马路上杀人,有时离我们不远,我们都被吓坏了,连水都不敢喝。”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是从历史创伤中艰难生活下来的一批特殊证人,他们的口述史料是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弥足珍贵的第一手档案。”朱成山表示,公布100位幸存者口述证言,一方面是为了悼念死难同胞,铭记历史教训;另一方面是为了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最有力的证据,无疑是亲历者本人的讲述。”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幸存者)口述史分会副会长、南京炮兵学院教授费仲兴表示,这些证言可以让世界上更多的人,特别是青少年,深入了解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进而牢记历史教训,防止悲剧重演。“我们呼吁国际社会同我们站在一起,共同谴责日本军国主义的滔天罪行,共同回击日本右翼势力的翻案逆流。”

为了抢救幸存者证言,南京先后于1984年、 1991年和1997年进行了三次大规模幸存者普查。1997年发动1万多名师生利用暑假对南京市13个区县7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调查,共发现南京大屠杀幸存者2400多人,经过专家认定,符合亲眼目睹(有记忆能力)或亲身受害条件的有1213位。在此基础上,纪念馆通过不间断的寻访、调查,共整理出 4176份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目睹者和受害者的证言档案。此次公布的100份幸存者口述证言,就是从中遴选出来的。

除了抢救证言,近年来,国内相关机构也在积极通过互联网等进一步扩大传播范围。“反思战争教训是永恒的课题,通过互联网这种现代传播手段来传播历史真相,让更多人聆听幸存者的讲述,会对历史有更为深刻的认知。”朱成山说。

中国社会科学报 吴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