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里,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这样一种孩子:害羞、胆怯、孤僻、沉默寡言,在听课时,让他回答问题,会嘤嘤地哭起来,不管问题有多容易,也不管自己能不能回答出来。经常是一个人独自玩耍,从不愿多与人讲话,如果硬逼着他与人交往,则会表现出惶恐不安的样子。他不愿意参加集体游戏,老师和家长称之为“不合群”的孩子。

不合群的孩子性格内向、孤僻、不善于与同年龄的伙伴交往,从表面看上去老实、听话、不惹事生非,也经常得到父母的肯定甚至赞赏。但是,他们内心却是多疑、敏感、任性、畏首畏尾、懦弱的。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往往不具备社会生活所必需的、一般人的精神特性,不能与同事和谐相处,长大后,甚至不能应付自身的婚姻生活。

据研究,不合群行为的产生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天生的弱神经类型,难于适应环境;一是后天的教养方法不当。这种教养方法不当包括过分保护和淡然置之两种,爱得过分和爱不够都可能导致孩子孤独性格的形成。

为数不少的父母亲把孩子当宝贝,“拿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口里怕化了”,整天担心这担心那。怕孩子在外面不小心摔了;怕孩子在外面与其他孩子闹纠纷吃亏;怕在外面学会了脏话难以纠正等等。不给孩子社会交往的机会,总是把他们关在家里或院子里独自玩耍。这些家长宁肯花大价钱给孩子买现代化的玩具,也不准孩子离家半步。孩子尽管有吃有穿,但孤独感仍然经常袭击着他们,于是孩子变得越来越内向,逐渐地失去了天真活泼的性格。

一般说来,孩子到了3岁以后,都会对朋友发生兴趣,愿意和大家亲近,但还不能很融洽地在一起游戏。通过吵架,比赛和扭打,使幼儿有时间观察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孩子,并学会如何客观地分析、评论自己的小朋友。到5岁左右,幼儿逐渐掌握了同朋友相处的本领,懂得了谦让和礼貌,大部分时间里,孩子们能够友好相处,一起游戏,维持和谐的局面。因此,要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社会适应能力强、性格稳重、豪爽、善于社交的人,就必须让孩子从小多和小朋友一起游戏,在和同伴的嬉戏打闹中学会了解对方,积累社会经验,使他们在与同龄伙伴的交往中,向他人学习,达到“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

对于已经形成了孤僻性格的幼儿,家长可及时循序渐进地要求孩子与外界接触,必要时,也要请幼儿园老师帮忙,尽快地使孩子由“自我”转向“社会”。

首先,家长和教师对待他们的态度应该是和善、亲切的,使孩子得到爱的温暖,消

除他们的不安全感。

不合群的孩子多半胆子很小,性情也比较懦弱,家长总是以“你怎么这么笨,这点儿小事都做不好!”之类的话刺激他们,这会加重孩子的不安全感和孤独感,不利于矫正他们孤僻的性格。对这种孩子,应以鼓励他们大胆探索的正面诱导为主,首先给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和谐的心理环境。

第二,要帮助孩子结交玩伴,鼓励他们交往,并给予其自由选择玩伴的权力。

使幼儿适应集体生活,必须教他们学会与同伴交往,而游戏正是幼儿友好交往的重要途径。成人可以经常请一些小朋友到家里玩,让他们一起游戏、听故事、唱歌跳舞、画画,逐步养成孩子与同伴交往的习惯,并在交往中使其懂得游戏规则,学会谦让、容忍、礼貌等行为。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孩子就会产生与同伴游戏的欲望。

第三,不管幼儿啼哭的原因如何,要容忍幼儿的啼哭。

如果孩子能够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了,那么,即使在玩的过程中孩子们闹了纠纷,甚至自己的孩子被惹哭了,家长也不要去把孩子强硬地拽回家,更不要骂孩子“草包”、“笨蛋”。这时,“视而不见”或许更有利孩子自己解决矛盾和友好相处。

第四,帮助孩子克服依赖感。不合群的孩子对家长有强烈的依赖感,自主生活能力差,什么事情都要成人帮助,这时家长切不可“有求必应”,总是照顾、代替他去把事情做好,使孩子把这种习惯迁移到幼儿园中,引起同龄伙伴的反感,造成孩子处境的孤独。家长如果能在日常生活中从小处着手,教导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经常让他们帮助成人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那么,将更有利于孩子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成长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