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由于远离父母,家庭监护、管教模式的缺失,心理、生理的成长和教育都面临着许多问题。如果这些留守儿童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和关爱,这些儿童不仅不会有美好的未来,一旦他们成为问题儿童、问题少年,甚至问题公民,就会影响到农村的和谐稳定。

留守儿童的教育关系到农村可持续发展。农民工抛下孩子进城务工的根本原因在于贫困,他们为了解决生活,选择将孩子留在家乡外出打工。留守儿童的教育也就成为广大农民工的忧虑,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生理成长、心理健康和生活状况,将会影响到他们的工作、生活。因此,留守儿童的教育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归宿,就会成为农村关系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问题。

留守儿童的教育关系到小康社会建设发展。留守儿童虽然是当前农村中的一个弱势群体,但他们则是未来小康社会的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现今的留守儿童比重之大,关注留守儿童就是关注农村的未来,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教育和健康成长环境,有利于促进小康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关系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教育的均衡发展,就是要使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群体之间的基础教育资源能够均衡配置,各级在社会教育和教学活动中,要为广大留守儿童提供均等的受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机会。因此,使留守儿童接受良好教育也是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公平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内的延伸和体现,它包括受教育权利平等和受教育机会均等,能否给留守儿童提供同等的受教育机会和同等优质服务的教育,不仅可以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群体之间教育的发展差距,而且关系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

当前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令人担忧。一是辍学率上升。虽然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实施了“两免一补”政策,但生活费的补助仍然很低,对于贫困学生来说,生活费是他们最大的支出,一旦没有生活费,他们仍然面临着辍学的威胁。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等各种重要观念的形成时期,虽然朝气蓬勃,精力旺盛,但为了追求自由和自立,办事莽撞,缺乏理性思考,热情过高,理智不足。他们的心里充满着矛盾,形成不利于健康成长的心理障碍,导致辍学。二是安全隐患多。由于农村学校的布局调整,留守儿童上学路途相对来说比较远,加之监护人普遍缺乏安全保护意识,未成年人缺乏防范能力,学校又不可能面面俱到,导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等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三是监护逆向化。本应是父母的监护权,由于他们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的监护权便转移到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其他亲戚身上。这些监护人由于年龄偏大、行动迟缓、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监护力度不够等原因,不但不能为留守儿童提供必要的生活照料,相反却需要留守儿童在洗衣、做饭、买药、看病等方面,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照顾他们,实际上变成了逆向监护,给留守儿童增加了很大的负担,也给学习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由于长期见不到父母而产生强烈的思亲感,导致他们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滑坡。四是管理教育难。多数人通常只求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而很少注意对孩子们的监管、约束和引导,加之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育模式,忽略了对学生的道德、品格、修养和人文精神的教育,这样的教育也易导致问题儿童的产生。外出务工人员多的地方,大多为边远贫困山区,投入不足,设施落后,师资力量薄弱,除正常的教育教学外,难以对数量庞大的留守儿童进行有效管理。极易导致心理障碍、学习自觉性、上进心和自制力不足。

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保证他们的生理、心理全面健康发展,除了父母要加强与留守儿童的交流沟通外,改革现行的教育、社会、学校管理制度等也是关键。本人通过深入的调查与思考,提出以下几点对策,以供参考。

建立健全相应的学校管理制度。农村学校是留守儿童的教育环节中的关键一环,应当引起学校和教师的特别关注,学校除了知识的传授和学业的管理外,同时要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一是建立健全规范的寄宿制度。除学习外,配备保育员,对生活进行管理,建立健全管理责任制,在课余时间组织一些文体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二是建立留守儿童家庭情况、父母所在地、联系方式、在家监护人情况等档案。学校要全面了解掌握他们的情况,便于形成学校、家长、在家监护人之间的联动与沟通。

建立家庭、学校和社会合作机制。在对留守儿童的各种教育中,建立健全相关部门、学校和社会合作机制,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家庭、学校、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必须切实履行好各自的义务,确保留守儿童在成长、学习各个环节都得到良好教育,达到家庭、学校、社会都参与的管理局面。

创新管理模式和引入援助制度。把农村退休教师职工、干部和有爱心、有能力的人们组织起来,成为代理妈妈、代理爸爸、寄宿制管理者,帮助解决外出家长的后顾之忧;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引入法律援助制度,在留守儿童受到不法侵害时,得到法律保护和相应补偿,使他们不受到虐待、遗弃、体罚等伤害,确保身心、心理健康成长。

加大管理和扶持力度。建议加大对农村学校的经费支持,特别要向留守儿童比例较大的地方和学校倾斜,使农村学校有足够的经济力量来进行管理和教育,保障寄宿制学生必要的生活需求。要解决留守儿童跟随务工父母进城读书问题,就必须进行社会管理制度的变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消除城市学校对农民工子女的歧视性收费,改革户籍管理政策,确保农民工子女与务工地学生同样的待遇。

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加大学校周边的环境整治力度,有利于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鉴于留守儿童还属于未成年人,对于黄色信息、暴力文化等缺乏是非辨别力与抵抗力。因此,要依靠政府的力量整顿、清理学校周边的环境,取缔那些不健康的黑网吧、游戏厅等,减少精神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