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短片《入学考试》最近走红网络,原帖在新浪微博被转发近7万次,优酷的点击量轻松破百万。片中,3只卡通鼠为向太极鼠前辈拜师,丑态百出,锲而不舍,既搞笑又励志。

短片出自成都年轻夫妇唐伯卿和曾小兰之手,他们仅凭2人之力和5台电脑,在家奋战近18个月,磨出了这部7分23秒的佳作。

有网友给出超高评价:业余选手藏民间,堪比美国皮克斯。

其实,他们虽不是科班出身,却是从业多年的专业高手,因创业受挫,想全力创作一回,来证明自己。好在他们依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对于夸张赞誉,一笑了之。

与“小夫妻”“业余高手”“中国皮克斯”等噱头相比,我国动画自由职业者的生存状态以及他们有着怎样的梦想和追求,恐怕更值得关注。

这就是中国的皮克斯

短片第一个画面,是颇具传统民俗气息的灶王爷画像。故事发生在他的地盘:厨房。

突然,灶王爷眼部出现缺口,圆溜溜的“贼眉鼠眼”冒了出来,主角登场——3只小鼠想拜仙风道骨的资深太极鼠为师,必须先接受“入学考试”:偷鸡蛋。

为了接近高悬屋顶的篮子,小白鼠、中灰鼠、大胖鼠各显神通,屡屡受挫。

第一主角灰鼠主动请缨,闪转腾挪,却接连中刀、撞墙、重摔,让两位小伙伴目瞪口呆。它没有放弃,终于在危难时刻悟出太极精髓。以柔克刚,巧借几根筷子的帮助,涉险过关。全片没有一句台词,靠角色动作、神态、剪辑和配乐讲故事。“这很正常,属于国际动画短片的惯例,以免有语言障碍。”

动作流畅、表情生动,画面和音效细腻,在素以严苛著称的豆瓣上,获得8.3的高评分。网友纷纷叫好——“画风精致,古色古香。”“滑稽,有传统味儿。”“中国元素的细节到位,鼓励国产。”更有高调者,索性问:“谁说国产动画无法媲美皮克斯?这就是中国的皮克斯。”

盛誉之下,唐伯卿保持冷静,坦言:“绝对过誉了,我们和老美差十万八千里。”他认为,中国动画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是全方位的,包括人才、

技术、创意、品牌营销、延伸产品开发等各个环节。

片中一些桥段令人捧腹。比如,灰鼠大腿中刀,胖鼠“拔刀”相助,不料伤口喷血不止,胖鼠无奈只好把刀插回。最后靠灰鼠自救,朝自身多个穴位猛点一通,迅速止血。周星驰的粉丝一定觉得桥段似曾相识。“我们俩都很喜欢他的喜剧,这个灵感来自《功夫》。”

网上也有一些质疑,认为短片模仿皮克斯的痕迹较重,部分动作及情节,都能依稀看到《功夫熊猫》《料理鼠王》的影子。夫妻俩不回避,说确有借鉴。“动画工作者从借鉴到形成自我风格,需要很长时间,我们从不否认向大师致敬和学习。”

非科班出身的专业人才

回到短片开头。在灶王爷画像两侧,挂着一副对联“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好事和吉祥来得太突然。短片再度走红,唐伯卿夫妇始料未及,“不知怎么又火了。”他回忆,这部作品花了近18个月,从去年初做到今年6月。入围了中国动漫金龙奖,赢回千元入围奖金。6月中旬传上网,火过一阵,很快便安静了。

之所以好评如潮,除了制作精良、情节生动外,与两名主创人员的身份有很大关系:年轻夫妇都是名校高材生,丈夫主修化学,妻子学临床医学。两个业余选手,合力做出专业水准。为了增加传奇色彩,网上还有人把他俩说成是一对医生夫妇。

“我们不是科班出身,主要靠自学和实践锻炼。”唐伯卿澄清说,“但不等于是业余水平,我俩都非常热爱动画,在这一行打拼了10多年,况且我们考大学时,国内还没这个专业。”动画专业在我国普及不到10年,在他俩高中毕业的1996年,高考志愿表里无此选项。

1978年出生的唐伯卿和1977年出生的曾小兰是初中同桌,一起画漫画、写科幻,共同度过了充满幻想的少年时光。“记得《科幻世界》杂志有一次组织征文比赛,我写的《碰撞》拿了个小奖,我们拿50元奖金去看《狮子王》,被美式动画彻底震撼,当时就决定走上动画这条路。”唐伯卿笑着说。

那篇20多年前的科幻小作品,曾小兰至今仍记得许多细节——两个外星人来到地球,正好遇到陨星来袭,为了拯救地球,外星人用自己的飞船撞毁陨星,英勇献身……

高中毕业,唐伯卿考入北京大学化学系,曾小兰留在成都,攻读华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现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都与动画不沾边。然而,热情从未消退。

大二那年,唐伯卿开始接触电脑动画技术,从此无法自拔。不顾家人强烈反对,他毅然从北大退学,转投广告公司。“就是喜欢做动画,不仅爱看,自己做更有意思。”

没了公司,但还有彼此

曾小兰读完4年本科,没有从医。2000年底,唐伯卿回成都,与曾小兰合开广告公司,起初一切顺利;2007年转型为动画公司,专注于原创。“做原创特别辛苦,赚钱很难,去年,合作多年的团队,散了。”后来在短片结尾字幕里,他俩列出了一长串名单,专为感谢曾经共同打拼的战友。

没了公司,至少还有彼此。两个无业游民回到家,很想做点事情,来证明自己。

关于《入学考试》的灵感,早在2008年就有了。“当时带团队创业,时间都花在管理上,一直没机会搞创作。既然闲了下来,不如试试,完全按自己想法做一部片子。”

为了呈现7分23秒的精彩,夫妻俩付出了近18个月的努力。从想故事、写剧本、设计分镜头到3D建模、动作捕捉、后期渲染,两人宅在蜗居,每天平均工作10个小时,一帧帧地耐心打磨出120多个镜头。

所谓“蜗居”,并不夸张。约50平方米的一室户,5台电脑挤在床边,其中3台是借的,每天都同时开工。一台当服务器,两台做渲染,夫妻俩再各操作一台。

陶醉在热爱的事业里,苦亦是乐。“主要困难是不断挑战自我极限,总觉得自己的能力不足以表达想说的故事。”唐伯卿说,“至于条件艰苦,无非就是家里机器多,夏天有点热;通宵做渲染,有点吵,没什么。”

丢了工作,但生活无忧。依靠不定期接外包订单,家庭月收入约1.5万元。“自力更生,省下不少人工费,短片实际投入不到5万元,包括配乐、买电脑和软件等。”

唐伯卿在片中身兼导演、剧本、剪辑、灯光、后期合成和角色特效等多职,曾小兰负责美术设计、模型、绑定、动画、布料模拟,拉片和镜头则由他俩共同完成。

“卡通鼠形象是小兰画的,借用了我们以前动画公司标识的元素,她手绘比我强多了。”唐伯卿话音刚落,曾小兰满脸幸福地回应说:“他还要做外联工作,我们磨合20多年了,很默契。”

期盼自己的“入学考试”

很多事情无法预料,比如《入学考试》又在网上火了;有些事情却几乎可以断定,比如用不了多久,这部短片就将消失在浩瀚的网海中,无影无踪。

未来难测,需要唐伯卿和曾小兰尽快做出下一个选择。继续“闭关”几年,再奉献一部原创佳作;还是东山再起,二次创业;是去知名动画公司工作,在更大舞台施展才华,还是出国深造,修炼内功?他们内心已经有了答案。最近,唐伯卿夫妇正在构思下一个故事,和猫有关,“已进入角色设定和剧本编写阶段。”唐伯卿觉得,上一部短片还有很多遗憾和教训,希望下一部能改进。新的卡通猫何时与观众见面?恐怕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这取决于留学申请的进展情况。

短片火了之后,不少项目主动找上门,做电影和系列剧的都有,其中不乏一些国内知名公司,但全被他们婉拒。“一门心思想出国读书,所以没考虑找工作或重新成立公司。希望做完手头的片子,就去国外学习。”曾小兰透露,他们正在努力筹钱,并积极申请奖学金。“至于更远的未来,没想太多,出去之后再说。”

唐伯卿当年选择退学,换回的肄业证书为他出国增添了不少麻烦。“要先完成本科学业,才能继续深造。”今年35岁的他,已不算年轻,但他并不担心年龄。“在好莱坞,动画从业者可以做到70岁,越老越值钱。多读几年书,多学点东西,怕什么?”

夫妻俩当年带领的动画团队,最多时有60多人。公司关门后,大部分人转行,像他们这样坚守动画阵地的,不多。“很多行业不都是这样吗?成功属于真正热爱并执着追梦的人。其实我俩能坚持这么多年,也不是为了功名利禄,就是因为最单纯的喜欢。”唐伯卿说。

在片里,短短几分钟,卡通鼠顺利通过“入学考试”;在片外,唐伯卿夫妇期盼,属于自己的“入学考试”早日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