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的定义是指大便的[量]、[次数]及其中的[含水量]增加。其实婴儿每天排便的次数,随个人体质及喂养方式而有差别。一般说来,从三、四天一次到一天三、四次都可以是正常的。喂母奶的婴儿每天排便的次数会比喂配方奶粉的婴儿多;较小婴儿的排便次数会比较大婴儿多。

所以,与其强制规定排几次便以上算是腹泻,不如与各个婴儿平日的排便[习惯]作比较,只要排便的次数及量明显的比平日多,或含水量大增成为稀便或水便就可算是腹泻。

那些原因会引起婴儿腹泻?

我们可以依腹泻期间的长短,将之分为二周以内的急性腹泻及超过二周的慢性腹泻。因为两者的造成原因,及医师的处理原则并不相同。急性腹泻常见的原因是感染和食物过敏。

感染性的腹泻可以是病毒感染(如:轮状病毒、腺病毒、肠病毒...)或细菌感染(如:沙门氏菌、志贺氏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过敏性腹泻则导因於婴儿的特殊体质,或副食品添加不当而造成。有时服用某些抗生素也可能因改变肠道正常菌种的生态,而引起腹泻。慢性腹泻则常见於对牛奶蛋白过敏,或醣类耐受性不良的婴儿。

有时婴儿在急性肠炎之后,因肠粘膜受损,也会引起暂时性的果醣或蔗糖耐受性不良,导致较长时间的腹泻。另有少数的婴儿因为消化道较敏感,容易在每次进食后不久排便,这种情形通常每次排的量不多,且对婴儿的生长发育没有影响。严重的急性腹泻时,由於大量的水份及电解质的流失,容易造成脱水及电解质失衡。

这两个问题若不能即时加以改善,可能进一步造成体温调节失常、心肺功能失常、休克,及肾衰竭。而慢性腹泻的主要问题在於长时间的肠道吸收不良,导致营养不足,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

婴儿腹泻时该如何照顾?

急性腹泻时,最重要的是避免脱水及电解质失衡的发生。严重时,医师会适时适情的给予止泻剂及输液治疗。止泻剂、输液治疗,甚至抗生素的使用与否,自有医师的专业判断。

家长在信任医师的处置之余,可以透过医师的建议,作一些配合性的处置。如,暂时停止添加新的副食品;喂食配方奶粉的小孩子,若腹泻较严重,父母可依其严重程度,暂停或减半配方奶粉的喂食,待腹泻慢慢缓解后,再逐渐调整回去。

这当中可让婴儿服用医用口服电解质液,以补充水份及电解质的流失。一般市售的运动饮料,电解质量不足且含糖量太高,不适合取代医用口服电解质液。

但当婴儿呕吐厉害,无法进食,或是腹泻严重,已有脱水现象时,使用口服电解质液已缓不济急,就须以点滴注射的方式来补充大量流失的水份和电解质了,否则,休克、肾衰竭很快就会跟著来临。

当婴儿出现以下症状时,表示已有脱水现象,须赶快送医处理:

*嗜睡。

*嘴唇及皮肤乾瘪,失去弹性。

*尿量明显减少或甚至无尿。

*乾嚎,哭的时候流不出眼泪。

*囟门凹陷。

(一岁半以下的小儿,囟门尚未关闭,脱水严重时会出现囟门凹陷的情形,但须以直立姿势来判断。)对于慢性腹泻的小儿,腹泻不如急性期的来势猛,脱水、休克、肾衰竭的机会较不高。

此时家长需要注意的重点是,避免因长期吸收不良而引起的生长发育迟滞。对於因牛奶蛋白过敏或醣类耐受性不良而引起慢性腹泻的小儿来讲,如果可能的话,改回以母奶喂食是最好的方法。如果这样作已不可能的话,可以和医师讨论,看看是不是该选用较特殊配方的奶粉。如:水解蛋白配方奶粉、不含乳糖的止泻奶粉...等。

如何减少婴儿腹泻的机会?

预防胜于治疗,与其让宝贝婴儿发生腹泻之后再来亡羊补牢,不如事先多作防范。为减少小宝贝拉肚子的机会,父母在抚育幼儿时可参考以下的建议:

1.母奶是婴儿营养供给的最佳配方。

人喝人奶、牛喝牛奶,这是天经地义的事,而今大多数的婴儿,却不由自主的丧失了这个权力。事实上,所有奶粉厂商无不竭尽心力想加减配方,以求逼近人奶而不可得。母奶含有婴儿成长必须的所有营养成份,婴儿摄食后的吸收率最高,含有来自母亲的抗体,永远保持适当温度。

喝母奶的婴儿,体内会有来自母亲的抗体,同时提供肠道适当的酸硷环境,最有益於肠道内正常益菌的生长,因而抑制致病体的繁殖,自然减少了感染性肠炎的机会。同时母奶也不会有过敏或耐受性不良的问题。

2.因种种因素而不得不使用配方奶粉时,应使用新鲜,且成份及制造日期标示清楚的奶粉。

除腹泻较厉害时须稀释冲泡以外,平常应按奶粉罐上指示的浓度冲泡。喂奶器具应注意清洁消毒。婴儿若有慢性腹泻的情形时,应和医师讨论是否该选用特殊配方的奶粉。

3.不论吃母奶或奶粉的婴儿,到四到六个月大时皆须添加副食品,才能满足婴儿成长所须。而副食品的添加不当也是婴儿腹泻常见的原因之一。

副食品的添加以一次加一样为原则,同时每一新添加物都必须从少量及低浓度开始,如此才能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一旦发生过敏反应也比较容易猜出是那一种食物引起的过敏。

4.在各种病毒的流行季节里(如:轮状病毒在秋冬季节流行),应避免让婴儿出入人多拥挤的公共埸合。父母下班后,须先更衣、洗手甚至沐浴后才可亲近自己小宝贝,以免把病源由外面带回给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