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课文描写了北京的夜景,作者把视角投向了华灯高照、川流不息的东西长安街;金碧辉煌的天安门城楼;环形路上的立交桥;繁华的王府井、西单街;古老的的故宫、美丽的角楼,运用优美的文字从不同方面介绍了我国首都北京那五光十色、灿烂迷人的夜景,展示了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自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表达了作者对首都北京的热爱、赞美之情。课文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北京绚丽多姿的夜景,是小学生了解我国首都,学习语言,练习感情朗读的好教材。

一、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

《新课标》中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面对学生的独特的感受有时我们常会理解成不着边际,其实从某个角度来说,这是学生创新精的表现。如在理解“金碧辉煌”这个词时,我这样引导学生的:“读了这个词,你有什么感受?你眼前仿佛像看到了什么?”有的说:“我觉得天安门城楼像金子做成的。”另一个学生:“我觉得天安门城楼金光闪闪的,像撒了一层金粉。” 学习第三自然段时,我这样引导学生:1、把夜晚的立交桥比作(什么)?2、相机理解“犹如”。“犹如”是什么意思?你能用哪个词语把它换下来?(写好像、仿佛、像)3、说话训练“ 照明灯犹如 ( ) 。 ( )犹如 ( ) 。 ” 学生回答说“1、一盏盏草坪灯犹如天上的一颗颗星星在眨眼睛。2、操场上的大榕树犹如一把把撑开的绿色大伞。3、湖水就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在智慧的问题面前,孩子们的精彩的答案就呈现了,独特的发言使课堂也变得流光溢彩。课堂上,教师应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只有这样,孩子的思维的火花,才会尽情绽放,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创新思维,造就创新精神。

二、注重课堂语言的运用

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学信息的载体,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工具,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智力和劳动效率。”课堂教学语言不仅是文化的载体,更是情感交流传递的重要手段。它可以激活思维,开阔思维,引起联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节课中,无论是导入语,还是结束语,或是过渡语,我都精心准备,每每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如学习第二自然段,我是这样描述:长安街上,到处是闪烁的灯,到处是流动的光,多美呀!我们一起游览了长安街,看到了金碧辉煌的天安门,川流不息的汽车,被彩灯勾画出雄伟轮廓的高大建筑物,使我们流连忘返,你能读出内心的感受吗?请读出长安街的美。学习第三自然段,我是这样描述:欣赏完这儿的美景,我们再环形路上去看看,那里的景色更是流光溢彩。学习第四自然段,我是这样描述:你在游览商业街时,又看到了什么呢?并感受它的美。因为改革开放的春风给王府井、西单商业街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习第五自然段,我是这样描述:这是一幅美丽神秘的画面!请把古老的故宫读“亮”了,把古老的故宫读年轻了。学习第六自然段,我是这样描述:游览了金碧辉煌的长安街,五光十色的环形路,焕然一新的王府井、西单商业街,银光闪闪的故宫,此时此刻,你们的心情怎样?你能用文中的哪一句话来形容夜晚的北京?总结全文,我是这样描述:同学们,国家强盛了人民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今天我们了解到祖国首都北京的夜景是那么明亮、辉煌,改革开放给我们祖国带来的巨大变化。我骄傲,我自豪,因为我生活在美丽富饶的中国。学生听完这样煽情的话语,学习的劲头就更足了。

三、把握住了好时机,恰当运用多媒体。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重要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可是我们二年级的孩子以形象思维为主,仅仅依文本很难感受到北京的美。因此我就通过多媒体技术,联系生活场景,在图片欣赏的过程中,让理性的文字变得感性,每一个优美的词都变成了生动鲜活的画面印在脑海中,再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加深了孩子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从而享受到了审美的乐趣。

因为我们低年级孩子对北京了解甚少,我通过课前精心设计制作白板课件,创设情境,化动为静,化虚为实,吸引学生的注意,将他们的兴趣逐步转移到语文学习上来。我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媒体作用播放北京美丽的夜景,让学生充分领略北京的美丽。把握恰当的时机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通过这样的电化教育,不仅使学生的心灵与作者得到了沟通,缩短了学生与课文的心理距离,而且便于学生在学习课文内容时产生丰富的联想,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当然,本节课还存在许多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就教师本身来讲,我认为在课堂上还需进一步引发激情,只有教师的激情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才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这一点是我在今后的教学过程当中需要加强的。另外,我认为教师在课堂上的随机性也是很关键的,我在本课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没有及时收尾,从而让整节课显得不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