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园不值》教学片断与评析:

(学生通过“扣问诗意”这个环节的学习,已经能用一段比较通顺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了。)

师:(出示一枝杏花)同学们这是什么?

生:这是杏花。

师:诗中哪句话描写了这美丽的杏花?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

(学生读得不够理想)

师:请大家一边读一边发挥丰富的想象,看看你们能想象出“一枝红杏出墙来”的画面吗?把你们想象出的画面用水彩笔简单地画一画。

(学生边读边拿笔绘画)

师:同学们都画得不错。请大家欣赏李琬同学的作品,她的画立体感更强。(用投影仪展示)

师:从同学们的画中我已经知道大家理解了这行诗的意思。谁能再说说?

生1:这句话的意思是:一枝红色的杏花从院墙里面伸到了墙外。

师:谁能把“伸出来”换一种更生动的说法,比方说,我们把杏花当作人该怎么说呢?

生2:一枝红色的杏花从墙头探出脑袋来了。

师:听你这么一说,我仿佛看到了那顽皮的杏花。

生3:一枝红色的杏花想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就爬上了墙头。

师:嗬!你连杏花心里在想什么都知道了,想象力真丰富。

……

师:同学们把这画面描叙得非常生动形象,谁能再给我们读一读这诗句。

(学生读得比较生动)

师:可院内仅仅只有这一枝杏花吗?请大家再读一读诗句,透过这诗句,看着这活泼的杏花,你能想象出关着门的院子里会是怎样的情景呢?想好了,再试着用一段通顺的话描叙给自己的同桌听。

【评】 “可院内仅仅只有这一枝杏花吗?”这个问题问得俏皮,它引导着学生在语言文字的作用下,兴致勃勃地经历“文字——画面——文字”的活动过程。

(学生认真准备)

师:准备好了吗?谁能向我们介绍院内是怎样的情景?

生1:院内一定有一棵高大的杏花树。

师:由杏花想到杏花树,你很善于推理!

生2:大树的每一根枝条上都开满了红艳艳的杏花,火红火红的。

师:由“一枝杏花”想到每根枝条上杏花盛开的美景,你也很棒。

生3:杏花树的每一根枝条上都开满了火红的杏花,整棵树看上去就像是挂满了一串串长长的爆竹,整个院子都被它照得红彤彤的。

师:你的描叙使我们的教室也在瞬间亮堂了起来。

生4:其它的花也不甘示弱,竞相开放。粉红的桃花、黄色的迎春花……像赶着趟儿似地开放。

生5:就连小草也从梦中醒来。你看,它正伸着懒腰,贪婪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呢!

(学生的兴致越来越高)

【评】 在老师的鼓励下,孩子们的语言越来越生动、鲜活,这些流畅而优美的语句,传递的是学生对诗句所含形象和情趣的感受。当这种感受和“一枝红杏出墙来”的诗句在学生心中相结合时,学生对“春色满园”就会产生独特而诗意的语感。

师: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园中的春色真是说不完、道不尽,可诗人只用四个字就把这一切美景囊括其中了。你们知道是哪四个字吗?

生:春色满园。

师:作者为什么不把园中的美景一一写出来呢?

生:都写出来就不能体现古诗精练的特点了。

师:说得真好,诗人用“以一写十”的技巧,通过“一枝红杏”向我们透露出春的信息,引起我们丰富的想象,让我们在美妙的想象中一步步走进诗中所描绘的意境,真是让人回味无穷啊!

师:谁愿意再读一读这句诗。

(学生读出了对园中美景的赞美之情和向往之情)

【评】 孩子的回答虽然简单、朴实,但不难看出古诗“隽永、精炼”的特点,已在他们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当欣赏,和赞叹在孩子们的心中积累、沉淀以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将深深植根于孩子们幼小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