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1)秦昭王:即秦昭襄王(公元前 324~前 251 年),名稷(一作侧),秦武王异母弟,公元前306~前 251 年在位。孙卿子:即荀子。(2)致:极。(3)势:位。本朝:见 7.2 注(5)。(4)餧:同“馁”,饥饿。(5)呜:是“”字之误,“”同“叫”(王念孙说)。(6)财:见 6.9 注(1)。(7)阎:里巷。漏:通“陋”,狭小,简陋。(8)司寇:国家的最高司法官。(9)沈犹氏:春秋时鲁国人,据说他常在早晨让羊喝饱了水再去卖羊,以欺骗买主。(10)公慎氏:春秋时鲁国人,据说他的妻子**,他却不管。(11)慎溃氏:春秋时鲁国人,据说他平时荒淫无度。(12)粥(y)玉):同“鬻”,卖。豫:通“謣”(参见《说文通训定声》),虚夸,欺骗。古书常用“虞”字。贾(ji4 架):同“价”。豫贾:虚定高价。(13)蚤:通“早”。(14)阙(qu8 确)党:同“阙里”,地名,相传为孔子授徒之所,在今山东省曲阜县境内。“党”、“里”都是古代的居民组织(五百家为党,二十五家为里),这里表示乡镇的意思。(15)罔:通“网”,捕鱼的工具,这里指捕获的鱼。不:通“罘(f*伏),捕兽的网,这里指捕获的野兽。(18)弟(t@替):同“悌”,弟弟尊敬兄长。

[译文]

秦昭王问荀子说:“儒者对于人世间的国家没有什么益处吧?”

荀子说:“儒者,是效法古代的圣明帝王、崇尚礼义、要使臣子谨慎守职而极其敬重他们君主的人。君主如果任用他们,那么他们位在朝廷而合宜地处理政事;如果不用他们,那么他们就退身归入百姓行列而谨慎老实地做人;无论如何,他们一定做一个顺从的臣民。他们即使贫穷困苦、受冻挨饿,也一定不会用不正当的手段去谋取财利;即使没有立锥之地,也深明维护国家的大义;即使大声疾呼而没有人能响应他们,可是他们精通管理万物、养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