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优化教学模式,完善目标教学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的比较典型的、稳定的教学程序和阶段。巴班斯基指出:“课堂教学任务确定之后,教师就应当着手选择最合理的课堂结构。”可见,探索确定优化课堂结构,对于搞好目标教学极为重要。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机器,它严重地遏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极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所以,我们必须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对教学模式做出新的定位。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学习的舞台。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面对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信息时代,新的教学模式又应该是怎样的呢?笔者认为:它应该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民主平等参与的,实践性、创造性很强的自主、合作、体验、探究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兴趣常存,使他们自始至终地处于探索、发现、创造艺术形象及表现、享受音乐情感的活动之中。

在歌曲教学中,笔者采用情景陶冶、参与体验的方式来让学生感受歌曲,启发学生在积极体验参与的状态下,充分展开想象与联想。例如在学唱歌曲《鼓浪屿之波》时,笔者首先运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展示一个阳光灿烂、波光粼粼的大海的画面,将音乐、影像、文字相结合,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故乡、祖国的挚爱和思念之情,接着,在教唱歌曲时,笔者又启发学生在积极体验、参与的状态下,充分展开想象与联想。如:“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应该用什么样的速度、力度、情绪、声音来表现歌曲的内涵”等。这种教学模式使抽象的音乐形象化,使虚幻的形象变得直观、具体,使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画面的意境中去,在情景交融中感受音乐,激发内在情感,增强审美意识。

在欣赏教学中,笔者采用引导、参与、讨论相结合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特的感受与见解。利用这种模式可以抓住“音乐情感”这条主线,使学生有感而发,有话可谈。例如在欣赏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的主题音乐时,欣赏之前,我首先引导学生结合音乐和多媒体画面去感受各部分主题音乐的力度、速度、乐器音色及乐曲的情绪等音乐要素。学生在欣赏的时候很投入地沉浸在优美的音乐和画面意境之中,脑海里浮想联翩,将自己和画面、音乐融为一体。反复听赏几遍之后,再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学生积极参与,畅所欲言,大胆说出了自己的感受:“我在欣赏音乐的时候脑海里浮想联翩,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仿佛从寂寥荒漠的中亚细亚草原上,传来平静的俄罗斯歌曲,紧接着马和骆驼的脚步声伴随着古老的东方音乐由远而近地传过来,一支商队在俄罗斯士兵的保护下无忧无虑地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长途旅行,渐渐远去……”此时,因为学生已掌握了乐曲欣赏的主动权,积极性与注意力也早已被他们的自信心调动起来了,随着音乐一段地展开,笔者稍加点拨,同学们对音乐的理解便会步步深入。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