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的实验结果比较集中:小螺帽、沙、水、手电筒发出的光和打气筒里打出来的气能穿越弯管;一致认为铅笔不能穿越弯管。引起争议的是线,有4人认为不能穿越弯管。在交流过程中,实验成功的毕晨演示出自己的办法:将线揉成小小的一团穿过弯管;康康也演示了自己的办法:将线系在螺帽上穿越弯管。大家再次尝试,实验结果一致,认为线能穿越弯管。

(同伴间经验的分享是知识获取最有效的的途径之一。在讨论中,我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探究过程和发现,引导幼儿关注到一致和不一致的观点,引起幼儿的深入思考和概括,有助于归纳概括出新的初步一致认识。)

2、引导幼儿发现:什么东西能穿越弯管,什么东西不能穿越弯管?

幼:小螺帽、线、打气筒的气、沙、水可以穿越弯管;大螺帽、铅笔、手电筒的光不能穿越弯

管。

3、师幼共同探讨问题:

师:为什么小螺帽、线、打气筒的气、沙、水可以穿越弯管?

幼:小螺帽很小,可以在弯管里滚来滚去。

幼:线很软,小螺帽带着它拐弯。

幼:空气可以顺着管子的形状跑。

师:为什么大螺帽、铅笔、手电筒却不能够穿越?

幼:大螺帽比管口大,根本进不去啊。

幼:铅笔和光都是直的,不能拐弯。

(在幼儿观点和意见的基础上,基本采用幼儿的原话进行概括,老师不附加任何幼儿没有经验和不能理解的概念。)

五、教师、幼儿提出疑问,引发下次实验兴趣。

有幼儿提出:既然水,沙可以穿越弯管,可为什么我家的下水道老是堵呢?为什么短铅笔可以通过粗的弯管呢?

(以问题开始,以问题结束,并在活动过程中不断地肯定、鼓励,给予支持。“兴趣→探究→交流→新的兴趣→再次探究……” 如此循环递进,孩子们将永远保持探究和学习的热情,获得终身积极主动学习的动力。)

活动反思:

一、材料的投放

有人说:幼儿的科学是行动中的科学。在幼儿的眼中,科学就是自己拆开家里的闹钟和电动玩具的过程,是自己对着脸盆中的水痴痴地观察和水对话的过程。幼儿的科学教育应满足幼儿的探索需要,而不是把成人世界中固定的、充满理性的知识塞给幼儿;幼儿的科学探索行为的产生是情境性的,因而需要成人提供丰富的材料,营造宽松的心理环境来引发幼儿的科学探索。《纲要》中也指出:“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为科学活动准备足够的材料,才能使每个幼儿都有探究的条件和可能。

二、教师的引导策略

首先我根据《纲要》的要求,将自己定位为支持者、合作者的角色参与活动,并经常鼓励和赞赏幼儿,从而使幼儿激发出更大的探索热情。其次,在引导幼儿探索的过程中,我拼弃了以往传授式的科学教育模式,只是列出相应的事实,提出问题,引发孩子亲自动手动脑实验研究。当幼儿产生并表达某种观点时,我不是简单地告诉他对错,而是让幼儿通过主动探索,让自然结果和客观事实来挑战孩子的认识,从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规则。这种 “发现学习”的方法更有利于发挥幼儿的潜力,树立自信心,增强独立性,使幼儿能发现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