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病史和临床表现仅能提供诊断线索,脑脊液检查如为均匀血性并发现皱缩红细胞,则有助于诊断,但检查正常亦不能排除本病,且病情危重时不宜进行此操作,影象学检查有助确诊,CT和B超扫描可提示出血部位和范围,有助于判断预后,那么,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具体检查方法有哪些?

一、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具体检查方法有哪些

(一)实验室检查

1、血象

出血严重者,可有贫血、血红蛋白、血小板、血细胞比容下降。

2、血液生化检查

生化检查有CPK-BB活性增高,血浆血栓素B2和6-酮-前列腺素比值增高有助诊断,血气分析呈代谢性及呼吸性酸中毒和低氧血症,其他可有间接胆红素增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

3、脑脊液检查

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室内出血时可阳性,临床常因脑脊液检查发现均匀一致的血性脑脊液而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表现为均匀血性,皱缩红细胞,早期脑脊液红细胞数量和蛋白含量增高,部分病例白细胞增高,以后脑脊液变为黄色和葡萄糖降低。但是有些病例脑脊液不呈血性,如对硬膜下出血和脑实质出血诊断没有帮助,且有诱发脑疝可能,因此,腰椎穿刺检查正常亦不能排除本病,且病情危重时不宜进行此操作,因此不能将腰椎穿刺作为IVH的确诊手段。

(二)辅助检查

1、颅透照

颅透照对诊断硬膜下血肿,脑穿通畸形或脑积水有一定意义。

2、头颅超声

是诊断IVH的首选方法,床旁连续头颅超声对早产儿IVH的开始时间,出血部位及严重程度提供可靠的信息,而且价廉方便,无须搬动患儿,又无放射线损伤,极低出生体重儿是易发生IVH的高危人群,应常规进行头颅超声的筛查,在生后3天,1周,1个月时各查1次。

二、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处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一般治疗

一旦发现新生儿颅内出血,要保证患儿绝对卧床,采用物理措施给头部降温,并注意保持气道通畅,必要时可做气管内插管。

2.控制高血压

如果是高血压性颅内出血,应及时控制患儿的血压。但由于颅内出血常伴颅内压增高,因此,投予降压药物应避免短时间内血压下降速度过快和幅度过大,否则脑灌注压将受到明显影响。一般低压不宜低于出血前水平。舒张压较低,脉压差过大者不宜用降压药物。降压药物的选择以硝苯吡啶、巯甲丙脯酸和柳胺苄心定较为合适。

3.减轻脑水肿

脑出血患儿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脑水肿,并会逐渐加重,严重者可引起脑疝。故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是颅内出血急性期处理的重要环节。疑有继续出血者可先采用人工控制性过度通气、静脉注射速尿等措施降低颅内压,也可给予渗透性脱水剂如20%甘露醇(1g/kg,每4-6h,1次)以及25%的血清白蛋白(20ml,每日1-2次)。短程大剂量激,素有助于减轻脑水肿,但对高血压不利,故必须要慎用,更不宜长期使用。治疗中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三、对于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工作,可采取以下措施

1.保持绝对静卧减少噪声

一切必要的治疗、护理操作要轻、稳、准,尽量减少对患儿移动和刺激,静脉穿刺最好用留置针保留,减少反复穿刺,避免头皮穿刺,以防止加重颅内出血。

2.准时用药确保疗效。

3.维持体温稳定

体温过高时应予物理降温,体温过低时用远红外辐射床、暖箱或热水袋保暖。避免操作后包被松开。

4.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呼吸功能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避免物品压迫胸部,影响呼吸。

5.合理用氧

根据缺氧程度给予用氧,注意用氧的方式和浓度。病情好转及时停用。

6.合理喂养

根据病情选择鼻饲或吮奶喂养,保证热量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