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语言朴实,描写细腻,初看之下觉得很平常,随着课文的发展,得知打弹弓的孩子原来是一位盲孩子,可母亲不厌其烦一次又一次地为孩子捡石子,“那位妇女坐在草地上,从一堆石子儿中捡起一颗,轻轻递到孩子手中,安详地微笑着。”当孩子累了,“他母亲并没有说什么,还是很安详地捡着石子儿,微笑着,只是递的节奏也慢下来。”当“我”知道打弹弓的是一位盲孩子可他母亲还让他练习时怔住了,认为这是盲人无法做成的事,可母亲平静地说“我告诉他,总会打中的。”平凡的动作,安详的神情,简朴的话语无不流淌着一位母亲对孩子浓浓的执着的爱!

先后三次执教了《看不见的爱》,期间有幸得到几位专家的点评和同伴的帮助,使得每次执教都有改动,都有提升,是一次很有价值的经历,收获颇丰。解读教学设计中的三处改动,可以透视出背后蕴涵的教育理念。

改动一:展开学习过程——培养学习能力

在整体感知课文后,再次默读课文,划出课文中体现母亲爱男孩的句子。在交流环节;

生(读):“那位妇女坐在草地上,从一堆石子中捡起一颗,轻轻递到孩子手中,安详地微笑着。”

生(读):“‘我告诉他,总会打中的。’”他母亲平静地说。

生(读):“他母亲对我笑了一笑。‘谢谢,不用!’她顿了一下,望着那孩子,轻轻地说,‘他看不见。’”

生(读):“他母亲并没有说什么,还是很安详地捡着石子儿,微笑着,只是递的节奏也慢了下来。”

师:老师把同学们找的句子都打在屏幕上,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改动之后:

生(读):“那位妇女坐在草地上,从一堆石子中捡起一颗,轻轻递到孩子手中,安详地微笑着。”

师:哪些同学也找到这句话了,一起站起来读读。

……

师:老师把同学们找的句子都打在屏幕上,哪些同学这四处都找到了?请站起来。(几位学生站起来)

师:四处句子都找到了,可以看出你们读书很认真,很仔细,真棒!

师:其他同学把漏划的句子划下来,划好的再读读这些句子。

改动二:构建故事过程——塑造形象

抓住文中两处描写母亲安详地微笑着,捡起石子,轻轻递给孩子的句子,引导学生研读,体会母亲这份不同寻常的爱。

(那妇女坐在草地上,从一堆石子儿中捡起一颗,轻轻递到孩子手中,安详地微笑着。

他母亲并没有说什么,还是很安详地捡着石子儿,微笑着,只是递的节奏也慢了下来。)

师:请大家学着文中的这位母亲,捡起石子,递出去,再捡起石子,递出去,继续捡,继续递。就这样反复地捡着,递着。做着,做着你有什么感受、体会?

生:我的手很酸。

生:我觉得很枯燥。

师:刚才你们才递了不到半分钟的时间,而母亲从傍晚一直递到夜色笼罩下来,孩子也一直打着,母亲累了,孩子一定也累了。母亲为什么不停下来?

生:母亲相信孩子一定会打中的。

生:母亲可以陪着孩子打弹弓,但不可能一直陪孩子做任何事,所以她希望孩子能打中瓶子,那他就有信心做其他事。

师:此时,母亲递出去的还仅仅是一颗颗石子吗?她还递出了什么?

生:递出了爱。

师:让我们有感情地读读这两句话。

师:现在,你就是文中的这位母亲,请你弯下腰,捡起石子,递出去,孩子打不中;再弯下腰,捡起石子,递出去,还是打不中。继续捡,继续递。就这样反复地捡着,递着。做着,做着你有什么感受、体会?

生:我的手很酸。

生:我觉得老是重复着同样的动作,很单调。

生:我体会到母亲很爱孩子,我只递了一会儿就觉得很累了,这位母亲递了很久了,一定非常累了。

师:刚才你们才递了不到半分钟的时间,而母亲到底递了多久?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词句吗?

生:从傍晚到夜色笼罩下来。

师:岂止?这只是作者看到的这一段时间。母亲就这样不停地捡着,递着,还一直安详地微笑着。同学们,孩子看得见这微笑吗?(看不见)那母亲为什么一直安详地微笑呢?

生:孩子虽然眼睛看不见,但他可以感觉得到。

生:母亲是真心爱自己的孩子,所以她会一直安详地微笑着。

师:是啊,母亲对孩子的爱就是会这样不由自主地流露在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笑容,乃至每一个眼神中。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两句话,注意读好母亲的神情。

(生读)

师:如果你是一位路过此地的行人,当你知道是一位盲童在打弹弓,你会怎么劝这位母亲?

生:让一个盲童打弹弓,怎么可能打中呢?

生:是不可能打中的,还是回家休息吧。

师:作者也和你们有一样的想法,但母亲是怎么说的?(“我告诉他,总会打中的。”母亲平静地说。)“总会”是什么意思?母亲是想告诉孩子什么?

生:母亲是想告诉孩子,只要坚持打下去,总会打中的。

生:母亲其实是在鼓励孩子不要因为自己眼睛瞎了,就不去做一些事情。

生:母亲是希望孩子能有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也会成功的。

师:母亲是想让孩子成为一个身残志不残的人,是想让孩子明白,只要努力,盲童也能做正常孩子能做的事。同学们,你们说此时母亲递出去的仅仅是一颗颗石子吗?她还递出什么?

生:递出了关爱。

生:递出了希望。

生:递出了信任。

生:递出了鼓励。

师:带着这样的体会,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两句话。

反思:小学生,正处于感性时期,他们大多是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演绎。对他们来说,形象大于思想,人文精神和语言表达都需要借助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文本故事、文本形象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因此只有让学生构建生成文本故事,才能习得语言,感悟情感。原先的设计肢解了文本故事,抽离出所谓的重点句让学生谈感悟,谈体会,学生的精神和情感都是游离与文本之外的,此时的感悟和体会其实是一种理性的分析,“看不见的爱”其实是一种思考出来的爱,无法真正触动学生的心灵。改动后的设计让学生置身于文本故事中,设身处地,入情入境,“经历”故事的过程,在经历的过程中品味语言,在经历的过程中出一位慈祥、睿智,给予孩子无私母爱的母亲形象也在学生心中逐渐丰满、鲜活,人文教育也就水到渠成。。

改动三:抓住语言文字——感悟情感

研读第三段,感受男孩的执着、坚韧。

(那孩子很认真,屏住气,瞄很久,才打出一弹。但我站在旁边都可以看出他这一弹一定打不中,可是他还在不停地打。)

师:读着这段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受到男孩打得很认真,希望自己能早点打中。

生:男孩想快点打中,可以早点回家。

师: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

师:请同学们默读这段话,从哪些词语特别能看出男孩已经感受到母亲的爱,把它圈出来。

(生默读,圈词)

师:你找到了哪些词语?

生:不停地

生:很认真

生:屏住气,瞄很久

师(板书“瞄”):同学们,“瞄”是什么偏旁?(生:目字旁)我们是用什么瞄的?(生:眼睛)男孩能用眼睛瞄吗?(生:不能)那为什么他还要瞄很久,他是用什么在瞄?(生:用心在瞄)

师:再去读读课文,看看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男孩是用心在瞄。

生(读):“我慢慢发现,这孩子打得很有规律,他打一弹,向一边移一点,打一弹,再移点,然后再慢慢移回来。”

师: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这个男孩很用心,也很聪明。

师:真是个眼盲心不盲的孩子。

生:他很希望自己能打中瓶子,让妈妈高兴。

师:是啊,母亲爱孩子,孩子也爱母亲。

生:母亲的爱带给了他希勇气和自信,他也相信自己一定能打中。

师:带着对这些词语的理解,我们再来有感情地读读这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