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是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并且有一个特定语调的语言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根据一定的规则组合而成。人类所有的言语都具有复杂的语法结构,幼儿要学会某种语言就必须掌握该语言的语法结构。语法是组词成句的规则,通过句子的发展状况可以反映对基本语法结构的掌握。

1.句子长度的发展

句子长度只能反应量的变化,口语中常有省略形式,反而使句子简洁,并不是任何时候都以说得长为好。因此只有句子结构的完整性、复杂性以及类型差别,才是衡量句法发展的重要标志。

2.句子结构的发展

(1)句子从简单到复杂,从不完整到完整。幼儿在句子的习得过程中,最初出现的是主谓不分的单词句(用一个词代表的句子),如“狗狗”,可能指的是所有的四脚动物。后发展为双词句(有两个词组成的不完整句,有时也有三个词组成,又称为电报句),如“妈妈,饭饭”,它可能表示“饭是妈妈的”,也可能是指“妈妈在吃饭”。而后又发展到简单句(语法结构完整的单句),如“我叫小明,我爱画画”。最后出现结构完整、层次分明的复合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思关联比较密切的单句合起来而构成的句子),如希望别人对自己作评价时,会说“我是个好孩子,是吧,妈妈”。

幼儿最初的句子不仅简单,而且常常不完整,漏缺句子成分或者句子排列不当。比如,幼儿表达情感时的句子往往有省略主语和宾语提前的倾向。幼儿可能向家长这样转述他所看到某一情景:“摔了一跤,在滑梯上,她哭了”,目的是告诉父母有个小朋友在滑梯上摔倒了,哭了。造成主语省略的原因可能与幼儿思维中的自我中心有关,他们误以为自己明白的事别人也明白。幼儿说话时带有很强烈的感情色彩,他们往往把容易激起兴趣和情绪的事物当做重点,急于抢先表达出来,因而在说话时往往把宾语提前了。一般到六岁左右,幼儿的句子才会比较完整,比如说因果复合句时,能说出关联词“因为”等。

(2)句子从无修饰语到有修饰语,长度由短到长。朱曼殊等人的研究(1979)表明,2岁幼儿在运用句子时,有修饰语的情况极少,仅占20%左右,3岁时使用修饰语的能力就显著增强,达到50%左右,6岁时可达到90%以上。随着幼儿词汇量的增加,使用修饰语能力的增强,幼儿句子的长度也在增长。华东师范大学的研究人员分析了2~6岁幼儿简单陈述句的平均长度的发展,发现2岁时幼儿句子的平均长度为2.9个词,3.5岁时为5.2个词,到了6岁时增长到了 8.4个词。句子长度的增长表明了幼儿言语表达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3.句子功能的发展

幼儿句子功能的发展表现在从混沌一体到逐步分化。幼儿早期语言的功能中表达情感(如表示“高兴”与“不高兴”)、意动(语言和动作结合表示愿望)和指物(叫出某一物体的名称)三方面是紧密结合、没有分化的,表现为同一句话在不同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内容。例如儿童说出单词句“饼饼”,既可能是指物的功能,表达出“这是饼饼”、“我看到了饼”的意思,也可能是意动的功能,表达出“我要吃饼”、“给我饼”的含义,还可能是情感的功能,表达出“我看见饼很高兴” 的意思等等。幼儿还喜欢边说边做,尤其是当他们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时,就急着借用动作来解释,因为只有这样才不影响他们交流的进行。3岁以后,这种不分化的现象就会越来越少。

幼儿语句功能的逐步分化还表现在词性和句子结构的逐步分化上。幼儿早期的词语不分词性,他们往往把名词和动词混用,还把名词词组当做一个词来使用,如“嘭嘭嘭”,即可表示名词“枪”,也可表示动词“开枪”。他们最初使用没有主谓之分的单词句,以后才发展到层次分明的复合句。幼儿这种句子功能混沌不分的现象反映了其认知水平的低下。

4.句子的理解

幼儿对句子的理解总是先于句子的产生,他们在会讲正确的句子之前,已经能够听懂这种句子的意思。早在前言语阶段,他们已开始表现出能听懂成人的一些话,并作出相应的反应。如果母亲抱着婴儿问“爸爸在哪里”时,幼儿就会把头转向父亲。对他说“拍拍手”、“摇摇头”,他就会做出相应的动作。为什么对语言的理解会先于产生呢?有人(Kuczaj,1986)认为,理解仅仅需要幼儿认出词语的意思,而说话则要求他们回想或者从他们的记忆、词语以及词语所代表的概念中积极地回忆。说话是一项困难的工作,不能说出话和句子并不意味着幼儿不能理解它。

影响幼儿理解句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朱曼殊等人的研究发现,同一句型中主语、宾语名词的性质以及组合方式都会影响幼儿对句子的理解。4~5岁的幼儿虽已能与成人自由交谈,但对一些结构复杂的句子如被动语态和双重否定句还理解不好,比如,“玲玲被红红撞倒在地上,老师把她扶起来”,问:“谁撞倒了谁?老师扶谁?”,他们往往不能正确回答。到了6岁时才能较好地理解常见的被动语态句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