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自己教学水平的缺失,对于鲁迅先生的文章,始终怀着一种敬畏,不敢轻言读懂。这不,第五单元第17课就是鲁迅先生的《少年闰土》。虽然在暑假中观看了教学视频,也进行了教学设计,却总感觉模仿的东西太多,自己的思考太少,完全没有办法走进鲁迅先生的写作心境,教学设计的语用效果不够。

今天上午,由于同班老师的临时换课,已经没有太长时间来熟悉教学过程,简单看过自己的教学设计,回忆起教学视频的一些细节,便开始上课了。课程进行到不足一半,文本阅读和生字词教学刚刚结束,我就开始感觉课程推进相当吃力——孩子们不能入境,回答问题的很少,目光呆滞。很明显,我的教学环节设计出现了问题。如此的无效教学进行下去何益?果断结束教学,引领学生再读文本,自己也静下心来,细细品悟文本,思考原来的教学设计,发现其中的问题所在(因为我深深知道:文本教学,如果没有一条相对清晰的主线,教学设计不能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文本的感悟和语言文字的学习都无法深入)。

原来的教学设计思路是这样的:

1、整体感知文本,理清文本思路,初步认识闰土和“我”。

2、找出描写闰土外貌的语句,感受外貌描写。

3、逐段深入阅读,感悟闰土形象,理解文本情感。

4、感受离别,升华情感。

思考:

文本设计按照“初始人物——结合文本阅读深入感悟人物——情感升华,感受离别”的思路来进行教学。教学重点关照了文本的外貌描写等写作手法,似乎要体现文本的语用功能,却在实践中遭遇“学生与文本的分离”,导致这样的语用效果很难呈现。为此,只有想方设法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近鲁迅,在“感同身受”的境遇下去体认语言,才能真正达到学生对语言的阅读——理解——感悟——学习运用。经过半节课的阅读,发现文中的鲁迅先生与现在的孩子有很多相似之处:

1、现在的孩子大部分也没有捕过鸟,没有见到过贝壳,没有在海边刺猹,看跳鱼儿的经历。他们都是孩子,对这些都是很感兴趣的。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