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后,在学完课文的生字词,并把课文梳理完之后,便开始了第一自然段的教学。

过渡:雪儿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来到的我的身边、进入我的是生活的?请你打开书,把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朗读一遍。

学生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

生:雪儿是我的腿跌伤的情况下来的。

生:雪儿是在我一个人在家的时候来的。

生:雪儿是在我很向往外面那明媚的春光的时候来的。

生:雪儿是在我一个人很孤单的时候来的。

生:雪儿是在我感到孤独、感到寂寞的时候来的。

生:雪儿是在我家里只剩下我一个人的时候,感到很寂寞的的时候来的。

生:雪儿是在我腿跌伤了,不能去外面,没有人陪伴我的时候来的。

生:雪儿是在我腿跌伤了,爸爸、妈妈都上班了,

没有人陪伴并且感到非常孤独的情况下来。

师:你们说得真好,把小作者“我”的心思都说出来了。那你是从文中的哪里看出来的?

生:我从“只剩下”知道了他非常孤独,没有人陪她。

生:我也是从这个词语知道的,她的家里只剩下她一个人了,她就感到非常寂寞,想有人来陪着他。我爸爸、妈妈上班的时候,星期天,我就一个人在家,找不到人陪我玩的时候,我就感到非常孤独和寂寞。

师:你真是小作者的知音,说到小作者的心里去了。

生:我从“多么向往”这个词语看出小作者多么向往外面的世界啊!

生:我从“多么向往”这个词语看出来的,小作者非常希望能够到外面去和小伙伴玩耍,非常希望自己能够在草地上自由地奔跑,也非常希望自己能够跟所有的小朋友一样,想到哪里去就到哪里去。

师:说得多好啊,你们比老师还了解这个小作者的心情。那谁能把你的感情融入到你的朗读中去呢?

试读,指名读,齐读。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我们不应该以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来代替学生对阅读的感悟,我们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理解和体验。我个人认为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在体悟小姑娘切身感受的同时,能读懂课文中的语言,再从文内的语言中着出关键词领会小作者的内心世界,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读书,一只眼睛看字面的意思,另一只眼睛看纸背面的意思。

“雪儿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来到的我的身边、进入我的是生活的?”这个问题是来自别人的教案设计,我看了觉得非常不错,就想借鉴以下,让我想不到的是,我们班的学生回答,比那个教案设计上的精彩多了。一直把孩子当城不懂事的,没有想到,会给我这样一个惊喜,在下面部分的内容也是惊喜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