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是美术创意活动的重要工具,是孩子们学习、创造的中介与桥梁。在这些自然材料的启示下,幼儿通过美工活动,使幼儿对外界物品的认识从美学的角度不断加深。为了幼儿在美术创作的过程中,提高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为了幼儿的美术情趣得到陶冶,动手能力得到提升;为了幼儿能大胆积极地投入美术创意活动,并充分展现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的设计,我们探寻着如何让幼儿大胆塑造、有创意地表现自我认知的、具有美感的作品的自然物材料。

一、 生活中的自然材料丰富了幼儿创作表现的途径

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 大自然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它为幼儿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天然的素材,教师只要善于发现幼儿的兴趣,根据幼儿已有的经验,选择相关自然材料,组织幼儿开展美术活动,激发他们创造美的情趣。

1、 收集生活中的自然材料

孩子认识周围事物大多依靠直接感知,只有让幼儿直接参与收集,才能激发他们创作的灵感。大自然中的树叶、树枝、石块等等,这些随手可得的材料提供令孩子们既熟悉又新奇,它们贴近幼儿的生活,易于唤起幼儿的创作热情与创作欲望。于是,我鼓励幼儿和家长通过不同途径来收集废旧自然材料,让孩子成为自然材料收集的主角。

2、 手脑并用,变废为宝

我们的美术创意活动就是让幼儿在自然材料上做做、玩玩、剪剪、画画、贴贴,使他们容易接受启示,充分表现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才能。对于孩子们自己收集来的材料,他们会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进行造型或装饰活动,使孩子们的创造欲望得到满足。

在一年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大胆创意了许多的美术作品。

如:

(1)石头:石头画,石头拼画;

(2)树枝:制作迎春花、桃花;

(3)沙子:沙盘画、沙子粘贴画;

(4)砖头:水磨砖块;

(5)树叶:拓印画、叶贴画;

(6)花瓣:花瓣贴画;

(7)泥土:泥塑。

3、让孩子自主学习,大胆地创造

我们的美术创意活动就是让让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学习和思考。陶行知先生说过,要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幼儿美术创意活动的材料将“美术”与“自然材料”二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孩子们玩着学、学着玩,从中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

二、 生活中的自然材料拓展了美术教育的内容与形式

1.多维度发掘、利用材料的潜在价值,使其在美术活动中更具生命力。

我们运用不同的表征形式,根据自然材料的颜色、形状等特点,进行“因材施艺”、“因意施材”的艺术构思、创作。在小朋友采集的石头后,我们引导、激发幼儿根据石头的外形特征大胆想象,观察和感受不同事物自身的肌理特点。李晨煜拿来的石头上有一道弯曲的纹样,经过孩子一番思考后,她决定画成一只天鹅,弯曲的纹理就仿佛是天鹅的翅膀,栩栩如生。佟海天小朋友带来了一块近似三角形的石头,他经过加工后,画成了一只狡猾的狐狸,形态逼真。他们抓住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根据物体本身的特征进行加工与创造。

有时,我们在活动中提供一些画好的图案,请孩子们根据图案的特点自由选择活动区中的材料进行粘贴。一次活动中,我们给每位幼儿提供了一张小鱼的图案。孩子们在鱼鳞处进行了艺术加工。有的选择用花瓣来表现,有的选择用树叶来表现,还有的选择用贝壳来表现等等。他们根据鱼鳞的形状特点选择了与之相适应的材料。活动中,孩子们大胆创作出新颖奇特的艺术作品,发展想象与创造。为了让一种材料达成多项目标,我们尝试多维度发掘、利用材料的潜在价值,探索材料所内隐的不同教育功能,使其在美术活动中更具生命力。

2.多种形式、灵活运用自然材料的独特特点,使其在美术活动中更具有艺术魅力。

美工活动中,自然材料因其自身的独特性,充分显示出其无与伦比的优势。运用丰富的自然材料进行美工创作,突破以往单一材料的限制与拘束,鼓励幼儿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充分调动生活经验,对其进行巧妙改造、组合,把废旧生活材料变成可以游戏、装饰的各类艺术品。

如沙子这种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材料,它独特的流动性与细腻的手感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我们将沙子收集来倒入大盒子中,并均匀的摇平后,引导幼儿用手指在沙子上画画。画好图案后轻轻地摇动后就可以重新再画,多变的图案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另外,我们还在瓶子、纸盒上、皮球上涂上乳胶后,将柔软的沙粒均匀的洒在物体上,可以达到立体、复古的装饰效果。除此,将沙子浸湿后还可以进行沙雕创作。孩子们在体验玩沙乐趣的同时,美术创造能力和愉快的情绪体验得到充分展示。

在孩子们的生活中,关于砖头的游戏,家长们很少会让孩子们接触。我们将摔成碎块的砖头捡来后,指导幼儿将碎砖块洒上水后在水泥地上打磨。经过摩擦后的砖块,粗糙的表面会变得光滑无比。同时还可以随意打磨出各种造型,有心型、扇形、花朵形状等等。这种活动深受女孩子的喜爱,她们将会这些砖红色的作品当做玛瑙项链坠。当她们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欣赏、游戏、装饰、赠送时,从洋溢在他们脸上的笑容,可以看见他们内心的激动与自豪。

3.多层次提供、情境性运用的原则,引发幼儿自主创作的活动。

春天来临之际,我们在班级环境中,提供了用干树枝、皱纹纸和橡皮泥制作的迎春花和桃花。悄悄进入他们生活的物体,引起了孩子们浓厚的兴趣和愉悦的情绪。在餐前、课后等过渡环节中,孩子们主动讨论、探索其制作的方法和过程。随后几天孩子们纷纷带来了自己捡到的干树枝,并在区角活动中主动制作起来。教师这时再跟进指导,一改以往教师示范,幼儿跟学的方法,让幼儿边观察边对比,边在操作中自我建构,掌握技能,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制作,完成作品充分展现出孩子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才能。整个活动中既有探索体验的机会,又让幼儿进行了交流和锻炼,提高语言交往能力。另外,在幼儿使用工具材料时,我们也充分让他们自己积累经验,开启思路。

三、 生活中的自然材料充实了幼儿美术活动区

(一)有目的、有层次的提供材料

区角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它没有统一的主题和要求,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思想进行大胆表现。平日里孩子们收集的自然材料,我们都会充实到美工区中。孩子们可以自主选择,充分发挥各人所长进行活动。然而,由于幼儿的发展水平是存在差异的,美工区中材料的投放,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发展差异,也要关注材料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和价值。因此,我们教师在投放材料时会把握住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层层深入的原则。合理的投放了材料,我们进行适时的引导,引导幼儿选择合适的材料,学会抓住材料自身的特征,进行艺术的想象与构思。并不断注意观察孩子的活动过程,耐心等待,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秋季来到了,小朋友们纷纷带来了落叶。开始我们提供了颜料、纸和笔。我们就让孩子们用树叶蘸上颜料进行拓印,了解树叶的经脉。随后请孩子们用画笔画出树叶的脉络来。随着孩子对树叶的深入了解,我们添入乳胶,请幼儿根据树叶的外形创意出多种图案来。之后,我们还会提供更多的辅助材料,引导幼儿用撕、剪、贴、等多种方式进行装饰,制作成 “树叶面具”、“树叶贴画”。还可以用折、卷的方法用树叶“包粽子”。

(二)有目的、有层次的指导幼儿运用材料

在材料投放时,教师要善于观察,依据幼儿不同兴趣“点”需要投放材料,根据幼儿的水平、兴趣和需要,将材料进行添加、组合、删减,赋予材料鲜活、生动、真实的情感意义,不断激起幼儿的学习热情和愿望,引发幼儿不同层次的美术创作活动。

随着树叶的发展,孩子们能够创作出许多的叶贴画作品来。可过了几天,对绘画叶子小人的兴趣不再愿意持续,都不乐意选择这个活动了。经过分析,之所以出现上述问题是因为幼儿缺乏达到更高目标的动力。活动对他们缺乏挑战性,缺少情节性。幼儿画出来的人物动态比较单一,幼儿的想象、创造能力并没有有效激发,绘画经验也没有提升。这时,我们便引导幼儿将树叶变成动态的人物形象。如添上胳膊、腿、再给他们画上有趣的眼睛、鼻子和嘴巴,穿上美丽的花裙……发挥想象,丰富绘画内容,体现画面的动态性与情节性。为了进一步提升幼儿的经验,教师还引导幼儿借助自己的绘画作品进行创编故事。通过教师的引导,幼儿思路由简单变为多元,由叶子小人的动作想到了某一场景的绘画,为故事的讲述提供了基础,引导帮助他们获得更高层次的经验。就这样,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增加一部分新材料,使游戏出现新的转机,产生新的含义,幼儿带着原有的经验,引发新的互动,成功的自信逐级而上,在新情境中运用已有知识来建构新的经验,进行更高层次的美术创作活动。

四、生活中的自然材料调动了家长参与的兴趣。

在我们运用自然材料开展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同时,注重调动了我们的合作伙伴---家长。家长丰富的知识和职业背景,不仅能够为我们的活动收集、提供丰富多样的生活和自然材料,也能够丰富我们的活动内容。比如通过开展亲子小制作、亲子美术创意活动等活动,要让废弃的自然材料,变成这一件件美妙的艺术品,让幼儿由最初对生活自然材料的陌生到熟练灵活的运用,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配合。

就这样,我们在运用自然材料开展美术活动的过程中,不论幼儿、教师、家长,我们每一个参与的人不仅体验到创作的成功与快乐,学会了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美化生活,同时也美化了心灵。美在自然中绽放,美在心灵中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