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要素包括旋律、节奏、音色等,正因为音乐所特有的这些要素,有关音乐表现能力的学习形式常被归结为“工匠式”的技能训练,致使幼儿音乐活动难以摆脱“注入式”的教学模式。但是,我们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探索发现,幼儿在与音乐的互动中,不仅积累了音乐经验,提高了音乐素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合作交往、自制力等非音乐素质也得到了提升。因此,幼儿在音乐活动中并不是被动地接受训练,而是通过提取已有经验,促进其认知结构的重组,从而提高幼儿的表现能力。

下面将通过对音乐活动“建筑回旋曲”的分析,阐述教师如何借助音乐要素,引导幼儿将外界客观事物内化为其内部的认知结构;幼儿如何在音乐活动中发挥自主性,主动促进自我表现能力的提高;探讨教师如何挖掘、利用生活中的音乐要素,与幼儿进行互动,激发幼儿的主动学习,促进幼儿表现能力的发展。

一、活动背景

在“城市的建筑”主题中,幼儿已经了解了周围建筑的外观,并逐步关注起房屋的建造过程。教师便以此为契机,借助音乐手段创设自主探究的环境,使幼儿在音乐要素的浸润和支持下,进一步提高表现能力。活动中教师以“节奏”作为主要切入口,引导幼儿尝试使用肢体动作、打击乐器等手段创造性地表现建造房屋的热闹场景,同时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以及与同伴合作的能力。整个活动中,幼儿围绕节奏,利用各种乐器,在互动中创造性地表达与表现,最终获得各项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活动分析

1.生活经验的表现

对于幼儿来说,房屋的建造过程是已有经验,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幼儿选择各种乐器,结合各种音乐要素将“建筑工地”上的各种声音表现出来。幼儿自由结伴组成小组,分别为自己的小组选择一项“工作”,如敲钉子、挖泥、刷墙、开搅拌车等,借助乐器将这些建造房屋时的动态过程转化为声音与节奏。

幼儿联系自己对“建筑工地”里各项工作的认知和理解,有的用小铃敲出四分节奏,代表敲钉子的声音;有的用木琴刮奏出滑音,代表在砖头上刷水泥的声音;还有的用双响筒和铃鼓同时配合奏出二分节奏,代表铲水泥的声音。在幼儿的相互合作下,一个热闹的“建筑工地”仿佛展现在眼前,这个“建筑工地”充满了音乐的美感。

可见,“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在这一活动中,幼儿根据生活的真实感受表现出来的是朴实而又与众不同的“艺术”。只要教师善于做有心人,提取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充满音乐要素的活动场景,就能为他们的表达与表现提供机会。

2.音乐形象的表现

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经验、音乐体验都不相同,因此活动中幼儿根据自己对建造房屋的了解,选择不同的音乐形象进行个性化的表现,同时相互分享创作成果,使他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音乐潜力。

在分组讨论及操作中,幼儿运用发散性思维,将乐器的声音与建筑工地的声音建立一定的联系,结合已有的音乐经验——各种节奏型,在与小组同伴的互动中不断产生思维的火花,如在讨论用什么节奏表示敲钉子的声音时,有的幼儿建议用十六分音符代表工人不断地敲钉子;有的幼儿则建议用四分和八分音符交替,代表工人时快时慢地敲钉子。由此可见,他们每个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答案,有着属于幼儿自己的“音乐语言”。

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始终充满着非常高的积极性。他们在自主操作的状态下,与材料、同伴、教师不断发生互动,表达与表现的潜能也更进一步地被激发出来。

3.积极情感的表现

活动中幼儿的想象力也被充分挖掘出来。在集体分享交流时,教师请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同时请有创意的幼儿做示范,并利用提问引发其他幼儿的思考,如“猜猜木琴的刮音代表什么”,在互动过程中,幼儿不仅与同伴分享经验,获得新的灵感,同时也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在活动的最后环节,幼儿又尝试将自己的配器方案与旋律相配合,这对于幼儿来说是更高的挑战,每个幼儿都需要集中精神耳听音乐、脑记节奏、手控乐器,小组配合要达到统一。从他们集体演绎歌曲《建筑之歌》时脸上专注的表情及活动结束后露出的笑容中,显现出了他们成功的喜悦。

此次活动给我们的启发是:幼儿的音乐感受和表现能力并非完全机械地从成人那里习得,更不是单纯技能训练的结果,教师要做的就是借助音乐要素这一工具,为幼儿创设充满音乐要素的环境,利用情境性、支架式的教学方法,推进幼儿表现能力的发展,使他们在音乐中“快乐探索,愉快成长”。

 活动方案

音乐活动“建筑回旋曲”

 活动目标

1.在会唱歌曲《建筑之歌》的基础上,尝试用打击乐器、节奏、肢体动作,创造性地表现建造房屋的情境,激发幼儿学做“小小建筑师”的愿望。

2.在“大家一起造房子”的游戏中,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以及相互之间合作创编的能力。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