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质疑:为什么小女孩会产生这些幻景呢?(再读课文,组织学生进行发现交流)

a.小女孩需要温暖、食物、快乐和亲人的关爱

b.她太冷太饿了,以至神志不清,出现幻觉……

3、小结:是啊!小女孩又冷又饿,可是没有一个人来买她的火柴。她想回家可是又不敢,因为家里只有一个会打骂她的爸爸,她是多么渴望得到温暖、得到食物,渴望像别的孩子那样得到快乐,得到圣诞礼物,多么想念疼爱她的奶奶啊!所以眼前出现了这些幻景,看看作者想象的是多么合理。

然而火柴终究是要灭的呀,火柴一灭,这些幻景还在吗?小女孩的渴望实现了吗?(没有)结果是怎样的?作者又是怎样描写的?找出文中有关句子。

(二)对比现实,品味“幸福”

1、学生读课文找出有关火柴熄灭,小女孩渴望消失时的句子。

a.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b.这时候,火柴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

c.只见圣诞树上的烛光越升越高,最后成了在天空中闪烁的星星。有一颗星星落下来了,在天空划出了一道细长的红光。

2、出示这三句话,学生齐读,思考:从这三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火柴熄灭后,陪伴小女孩的仍然只有寒冷、饥饿和孤独)

3、想想坐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些幻想与小女孩的现实处境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衬托出小女孩悲惨的命运)板书:命运悲惨、对比描写、虚实结合

4、小结:幻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冷酷的(板书:现实 冷酷)所以,为了留住奶奶,小女孩(引读第十小节)

(三)比较五次擦火柴感情的变化

问:这一次擦火柴和前面四次一样吗?为什么小女孩一次又一次擦燃了火柴?(不一样,“敢从……又擦着了……又擦着了……又擦着了……赶紧擦着了……”感情一次比一次强烈,揭示残酷的现实迫使小女孩从开始的犹豫到最后的果断,渴望幻景永不消逝)

四、层层深入,揭秘“幸福”。

1、出示“谁也不知道……跟着他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a、小女孩究竟看到什么美丽的东西?(五次幻景,即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

b、小女孩的“新年幸福”到底是指什么?(和奶奶一起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2、真的是“和奶奶一起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吗?理解“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其实就是死了,冻死了)

你是怎么知道的?(生齐读第十二节)

3、再次理解两个“幸福”

4、师:是啊!小女孩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寒冷、饥饿、孤单伴随着她,没人愿意和她玩,没人疼她,就连她唯一的爸爸都只把她当成挣钱的工具,没卖掉火柴、挣到钱就不许回家。与其这样痛苦的活着,还不如死了幸福,至少在死之前她看到了那么多美好的东西,至少死了,还能和唯一疼爱自己的奶奶在一起。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