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目标:

1.借助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培养用吨这个单位估计物体质量的能力。

2.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

3.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

教学难点:

形成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

教学资源:

学生经验:在认识“吨”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千克、克这两个质量单位,同时,生活中学生对“吨”这个质量单位也有了一些零星的认识,如知道大象,鲸等巨型动物都用吨作单位。

教师准备:

在教室放四袋10千克的大米。

预习设计:

1. 我们学习过的质量单位有哪些?它们间的进率是多少?

2. 你还知道比千克更大的质量单位吗?称哪些物体时可以用它作单位?用符号怎么表示?

3. 学习书本47——49页内容,填写:1吨=( )千克

4. 你有什么疑问吗?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

1.填空:一个苹果约重150( ),一筐苹果约重20( )。如果这批苹果是用卡车从山西运来的,一车苹果约重5( )。

2.学生说说对“吨”的认识。 3.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自主学习,建构模型。

1.小组交流预习作业。

2. 初步感受1吨。

搬一搬:每组一袋10千克的大米,学生轮流搬一搬,感受其重量。并在小组、班级内交流自己的感受。

计算联想:1袋大米10千克,10袋大米多少千克?100袋呢?

学生计算后汇报结果。

3.利用想象和推理,进一步感受1吨。 体重联想:我们三年级的学生平均体重是25千克,全班同学体重的和有没有1吨?学生猜测,然后计算。

4. 利用常见的物品,想象1吨的重量。 出示教材第48页第2题,先让学生在小组里说说图片的意思,再在全班交流汇报。

提问:80袋水泥重多少吨?你是怎样知道的?

三、组织练习,完善认知 。

1.想想算算,加深感受 。 想想做做第3题。

2.单位换算,熟练技能 。 想想做做第4题 。

3.综合运用,发展思维 。 想想做做第5题 。

4.问题解决,提高能力 。 想想做做第6题 。

四、当堂检测,评价反思。

1.学生独立完成课堂作业。

2.同桌互批。

3.独自反思。

4.共性错例分析纠错。

5.订正、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