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教师、清华大学附小副校长窦桂梅,于2004年11月13日下午在西安石油大学体育馆用两节课的时间执教了语文观摩课:《圆明园》。听课的是西安市黄河小学五年级二班的学生,观摩学习的是来自全国的会议代表。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新课程理念,特别是如何才能“用教材教”,是目前困惑不少教师的课题,窦老师的《圆明园》课例,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发和借鉴。

立足教材

一、 引领学生进入文本现场

窦老师从文本提供的现场出发,以“平等中的首席”的角色定位,以类似导游者的言语形式,带领学生“走进圆明园”,在圆明园中观察,体验,思考,又带领学生“走出圆明园”,对自己的游历进行反思。

在“走进圆明园”之前,窦老师用课件展示三副圆明园遗迹图,问学生:“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学生有的回答“一片大火”,有的回答“一片废墟”,有的回答“一片国耻”。窦老师没有给予评述,而是又让学生选择圆明园被烧毁的语段反复朗读,问学生“感受如何”,学生回答,“我感到十分悲痛”,“我感到十分可惜”。窦老师仍然没有给予评述。有了这样的形象铺垫和情感铺垫,学生就自然而然的“我觉得自己走进圆明园了”。在这一环节中,窦老师没有给予评述,没有引导拓展或挖掘,因为时机不到,火候不到。

在引导学生“走进圆明园”以后,窦老师反复强化学生的“亲历”心态。比如,窦老师课件展示圆明园景观“蓬莱瑶台”、“平湖秋色”、“雷峰夕照”等20处后,问学生:“你喜欢哪处景观?”“你打算在这里看多长时间?”让学生感觉景观就在眼前,自己身处现场。还有,“看完了吗?”“咱们再走——”等提示话语穿插其间,更给学生以行为动态的暗示。

二、引领学生进行画面想象

窦老师展示的圆明园景观等课件是作为让学生进行画面想象的引子,大量的画面想象是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通过言语符号的解读产生的。比如,窦老师要求学生对“统统掠走”和“任意破坏”的情形进行画面想象,学生创造描述出这样的场景:“字画古玩被一伙强盗塞在袋子里背走了,袋子装得满满的,奔跑的时候有一些掉在了地上。”“金银玉器装在大车上,大车发出吱吱呀呀的响声。”“一个强盗打开柜子,瞪大了惊喜的眼睛,张开了贪婪的嘴巴,手足慌乱,不知先拿哪些好。”“拿不走的就用木棍砸,用石头砸,用刀子胡乱划破。”

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根据个人生活经验、知识视野和对言语符号的感受理解,创造描述出生动的、具体的、可以诉诸感官的画面。

三、引领学生深化情感体验

窦老师的教学语言情感饱满而富有张力和磁性,在执教《圆明园》的整个过程中,学生都处在窦老师营造的情绪场中。耻辱,沉痛,惋惜,愤怒,无奈,反思,随着不同语段的叙述和议论,各种情感要素在学生心灵中叠加着、融合着、生成着。这些都来自于窦老师的精心设计和艺术化的点拨。

比如,窦老师讲到圆明园“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时,问学生:“一天一夜多少个小时?”学生答:“24个小时。”又问:“24个小时多少分钟?”学生答:“1440分钟。”又问:“24个小时多少个半分钟?”学生答:“2880个半分钟。”又问:“三天三夜是多少个半分钟?”学生答:“8640个半分钟。”窦老师追问到此,略停,缓慢地说:“同学们,要知道,烧毁一副名画是用不到半分钟的,三天三夜,到底烧毁了多少啊——请同学们静默半分钟。”学生在这半分钟里深化着也内化着情感体验,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四、引领学生落实基础知识

语文基础知识的落实,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窦老师一上课,板书“圆明园”课题时,就要求学生在座位上书空“圆明园”三个字,落实笔画顺序;通过比较朗读,让学生体会“唐宋元明清”之间加顿号与不加顿号的区别;通过体会分析,让学生说出“大约一千七百年”中“大约”一词运用的严密;通过默读,让学生体会“不仅”“还”关联词语提领的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值得称道的是一则改写训练:窦老师要求学生将原文中“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一句话,改写为赞叹圆明园价值的话语。学生在稍作思考并经过发言交流后,将原句个别文字进行了替换和删减,写出了“圆明园的价值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答案,完成了改写任务。

语文基础知识,需要点滴积累,语音,语法,修辞,字、词、句、篇,写作技法,需要在文章学习过程中落实到位。窦老师的课,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

超越教材

一、丰富教材

窦老师在执教《圆明园》一课时,将收集到的有关材料,“送进”词句、语段、篇章的理解、体味、思考过程中,使得文章内容饱满而厚重、细腻而生动,增大了言语的承载量,增强了表达的穿透力。

比如,当学到“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一句时,窦老师简要介绍圆明园的占地面积,使得“最大”这一词语有了展开想象的凭借;当学到圆明园被烧毁,成了一片废墟时,窦老师课件展示李大钊的诗:“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发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加深和拓展了原文凄凉、悲痛的情感域限。

窦老师在课堂上,还出示了若干图片,引用了“荒野的风------”的小诗,和学生一起读了雨果《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的片段等等。

二、延伸教材

一般来说,执教《圆明园》,在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同时,激发起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目标也就算达到了,但窦老师却在引导学生“走出圆明园”后出人意料,陡然一转,问学生:“假如我们回到144年前,假如你是大臣,假如你是普通百姓,面对圆明园的毁灭,你会怎么做呢?”一句发问后,学生们纷纷举手,有的说:“假如我是大臣,一定要求皇帝,多多派兵,增援圆明园的守卫部队。”有的说:“假如我是百姓,一定冲进圆明园,和那些强盗们拼了,不能让他们把国宝强走。”窦老师没有对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和敢于牺牲的精神进行鼓励表扬,而是用缓慢的、带有启发意味的口气说:“大家知道给英法联军带路的是谁吗?——他是著名诗人龚自珍的儿子——龚橙!大家知道当时圆明园附近的老百姓是什么反应吗?——圆明园附近的老百姓在英法联军洗劫后也进入园内,抢夺所剩无几的宝物!”课堂内一片静默——这无疑是给学生的“热情”和“精神”兜头一盆冷水,但这盆冷水会使学生沉重,会使学生反思,会使学生成熟。这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又带着更高层次的问题离开课堂。

这种延伸,不是涂彩,不是点缀,更不是狗尾续貂,而是指向学生未来的读书空间,指向学生更高的思维平台,指向学生长远的健康发展。

把握“立足”与“超越”之间的关系

“立足”是“超越”的基点,“超越”是“立足”的生发。没有“立足”,“超越”就无源无本,没有“超越”,“立足”就枯涩干瘦。

窦老师的“丰富”,把根牢牢扎在《圆明园》的词句、语段、篇章、表达之中,使得所有材料成为文章的一部分,浑然天成,不可或缺。窦老师的“延伸”,虽然似乎溢出了《圆明园》的内容范围和主题设计,但却是大跨度的另类呼应,避免了原作因为主题明确、内容晓畅可能产生的“简单化”。

所谓“超越教材”,绝不是远离教材,更不是替代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