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交替现象》一课是教科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昼夜交替现象是一种自然现象,师生再也熟悉不过了,可是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本节内容就为学生提供了值得探究的课题。在进行教学设时,遵循了“以探究为核心”的新课程理念,教学中着力去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的能力,目的是为让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受到科学素养的教育。《昼夜交替现象》一节内容要求学生要大胆猜测,并且通过实验验证其猜测全过程。所以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学生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的深入挖掘,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情感交流,达到科学与人文的有机结合。为此,我确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知道昼夜交替现象有多种可能的解释;

2.初步理解昼夜交替现象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

二、过程与方法

1.能积极提出地球产生昼夜现象的多种假说,并且进行验证;

2.认真参与模拟实验和运用实验搜集证据;

3.根据实验的情况修正自己的解释。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积极参与讨论,并发表有根据的解释是重要的。

2.认识到同一现象,可能有多种不同的解释,需要用更多的证据加以解释。

3.培养主动探究、敢于质疑、积极合作的科学学习态度。

在整个教学过程我感受到科学课堂的魅力。

1.一定要解放学生的大脑

我上这一节内容前一直担心学生关于“为什么会出现昼夜交替现象”的猜测会照本宣科,因为课堂已出现了4种猜测,当时的计划把这四种假设先写在卡片条上,同时可能学生会想到的解释也写在卡片条上,到时上课时当时猜测不到时一一呈现在黑板上。后来想到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解放学生的大脑。于是,我改变了原来的做法,而是让学生大胆的猜测,也不提示说课本上已有四种假设。小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的,学生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异常激烈,只是对个别小组没有头绪时简单做个提示,每个我准备了四张卡片条,没有想到大部分小组作出了四种假设,后来让学生汇报时只是把不同的假设在黑板上展示,最终得出了9种不同的猜测结果。看到学生最后能得出这么多的猜测,真的出乎我的意料。所以,科学课堂要相信学生的能力,把思维的权力交回给学生,这样才是发展学生的思维。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