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是我们人生中都必须要经历的事儿,它说大也大,说小也小,说容易也很容易,说艰辛也是相当的艰辛,在越来越竞争的时代,如何育儿,怎样育儿,已成为天下父母最关心,最迫切需要了解的事情,面对性格千差万别、成长环境天壤之别的孩子们,我们怎么样做才能让他们的人生没有遗憾,一些生活中的教育知识值得我们共享和探讨。

1、超前教育,受益还是受罪。一些父母,在孩子一周岁左右就开始奔波于各类早教机构中,以求孩子能在“体能”、“智能”、“心理能力”上多重发展,小小婴儿能对着五颜六色、声音悦耳的各式器材所吸引,而表露出愉悦的感情,这便是早教机构与父母的双赢,但是这样透支式教育,对婴儿来说,真的是受益匪浅吗?

“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老祖宗留下来的教导无论是在什么时候都是正道。过早的把孩子培养成“全能”,对他们来说只是伤害。能躺在妈妈怀里开心的喝着奶,听着爸爸低声的歌唱,甚至听着姐姐哥哥们的吵闹声,对他们来说,远远胜过那些专门的训练。

2、严格与宽容,如何选择。有些父母认为,无论是大小事情,对孩子都要严格要求,是为他们好,是对他们的尊重。孩子从小到大,不允许他们犯一点小错误,不能超过父母早已圈定的范围,一旦触犯,严加惩罚。他们认为,这样教育孩子,将来他们必定会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而太过于纵容,只能会毁了他们,成人之后没有好的前程,只会给父母添加不必要的麻烦。

孩子们是正在茁壮成长的小树,过于严格和过于宽容,对他们来说都有压力。从小生活在严格要求中,对任何事情只求完美,表面的光环下谁又能知道小小的他们承受了多少痛苦?我们要求孩子学习好,必须是班里前几名,这样的要求下,孩子们只能付出难以想象的代价,父母要看到的只是成绩,并不知道他们内心多么沉重,任何一点点的付出,都得超出他们的能力,而这样的能力从哪里来,也许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过于严格会积聚孩子内心的压力和痛苦,过于宽容又会让他们养成刁蛮任性的品格,两难的选择只能是让我们做一个智慧的父母,孩子品格的树立完全取决于父母的教育,把握好它,我们的孩子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r>3、过度溺爱,享受还是危害。一个孩子让中国父母饱尝了独子的诸多苦楚,所以他们将这个孩子视为掌上明珠,他们所有的付出,都为了孩子好,哪怕需要付出自己的生命。从父母来说,孩子享受这样的爱是必须的,亲朋好友兄弟姐妹再多,也抵不上父母的爱。孩子从小到大,不让他们受一点点苦,一切能自己代劳的都代劳,只要孩子能开心的笑,父母再多的劳苦都是值得的。

享受父母的爱,是孩子们最幸福的事儿,但是生活在过度的溺爱中,任何一切都坐享其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惯下了大小姐大少爷的坏脾气,稍有不满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就又哭又闹,甚至是打骂父母,父母做什么都是应该的,无需报答,更无需记在心里。

爱给了孩子们,却得不到孩子们的感恩,天下的父母是多么的可怜,可这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怨不得别人。做父母,就是要付出,不要得到。

4、棍棒教育,打出来的好孩子?对于孩子的教育,有父母认为,孩子就必须要打,不打不骂这棵小树就长歪了,而棍棒教育,更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教育方式,不用动脑,不用研究,绝对能“打”出来一个乖孩子,棍棒教育在中国随处可见,暴力让“顽劣”的孩子乖乖的听话,父母的威严打压了孩子心中那一点点反抗,直至让自己完全服从于父母。

冠冕堂皇的“棍棒教育”,让小小的孩子们没有了安全感,没有了保护神,从小到大,只有打与骂,害怕父母,甚至怨恨父母,怨恨自己为什么会生在这样的一个家庭,没有爱没有温暖,让孩子心里从小就感受冰凉与恐惧,这样的成长注定会给孩子不寻常的经历,也会影响他们的人生,和父母的关系也会非常不和,对家庭对父母对孩子自己来说,这样的教育只能是一生的痛苦和折磨。

5、情绪式教育,孩子是父母的情绪垃圾桶?有些父母,对自己的孩子也很用心,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和情绪,不注意孩子精神心理培养,高兴时怎么也行,一切都由着孩子来,不高兴时,也不管孩子有没有犯错误,说打就打说骂就骂,全然不顾孩子的想法。

孩子是一个独立体,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有需要别人的尊重的愿望,包括自己的父母。他们长期的接受着父母的情绪,只能会变得更加的敏感和善变,也会变得和父母一样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不能控制自己,任由自己的性子来。

育儿是一项繁重的工程,它需要父母的智慧,也需要父母的耐心,更需要父母的爱,只有具备了这些,我们的孩子,才会健康的成长,才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