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不少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探索活动存在着:有活动,无激qing;有探索,无创意;有思维,无智慧的状况。下面是笔者来自“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教学的一些思考。

一、让学生体验“再创造”过程是课堂教学探索活动的核心

探索活动是一种实践活动,是促使学生亲身体验“再创造”过程的课堂教学活动。是让学生在观察、猜测、实验、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去探索数学问题,并且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可以说是把凝聚在教材中前人的成果,让学生经过“再创造”活动,转化为自己的思维成果或有所发现和创造。因而,课堂教学过程应该以学生探索为主线,创设探索的氛围,强化学生探索的体验,充分让学生动手实践、探索、交流,把数学学习、发展和完善学生的情感态度紧密联系起来,使他们在探索中充满激qing,在智慧的碰撞中悟出“创意”。

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设计的整个教学基本思路:“启发猜想――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形成共识――知识运用 总结延伸。”以学生探索为主线,创设探索的氛围,强化学生探索的体验,先让学生通过运用“转化”的方法去探索、体验“直角三角形的面积计算规律”后。初步验证了三角面积的计算公式,同时积累了经验。在探索“锐角三角形面积规律”时,大胆的放手让学生探索。在探索中,有的学生不再满足于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去探索,通过合作、交流和智慧碰撞,发现了许多验证的方法。交流和展示时:

生1:我把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因为它们等底等高,并且原来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三角形=底×高÷2”

生2:我把一个三角形沿它两条斜边中点处剪开,再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因为它们等底,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是原来三角形的一半,并且原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底×高÷2”。

生3:我把一个三角形折叠成两个完全重合的长方形,底是原来三角形的一半,高也是原来三角形的一半,并且三角形的面积是长方形面积的2倍。所以“三角形面积=(底÷2)×(高÷2)×2=底×高÷2。”

学生“像数学家一样进行探索创造”,课堂出现一个接一个的高潮,充分体验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再创造”过程。

二、完善学生的认识结构是展开课堂教学探索活动的首要任务

探索活动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围绕着教学重点展开。在展开数学教学探索活动时,要循序渐进,做到“导向开放,纵横联系”。让学生在探索的“尝试”活动中形成 “知识点”,连成“知识链”,再把一条条“知识链”通过整合,使之成为一个层次结构知识网络,从而完善学生的认识结构。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