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教学实践也证明:在传授新知的同时,也应关注每个生命的精神引领和个性的健康发展。为此,本课的教学充分发挥文本的人文教育功能,让学生角色体验,体会“小牛不怕摔跤,终于站起来了” 的含义,感受并学习小牛不怕困难和挫折,坚持到底的精神,使学生的情感与知识协调发展。

二、教学背景

1.教材内容分析

《小牛站起来了》一课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2册第5单元中的的一篇课文。这一单元课文内容围绕“渗透人文精神”,从不同角度安排了4篇文章。《小牛站起来了》是一篇童话。写的是一头刚出生的小牛腿很软,它不拍多次摔跤,不为别人的劝说所动,顽强地站起来并练习走路的故事。赞扬了小牛不怕困难和挫折,坚持到底的精神。

全文共有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写的是一头刚出生的小牛腿很软,几次站起来都摔倒了。第2自然段写一只乌龟看见了,劝小牛放弃练习,像自己一样在地上稳当地爬行。第3自然段写小牛没有听乌龟的话,而是坚信妈妈的话,不怕摔跤。第4自然段写的是第二天,乌龟惊奇地看见,小牛不但站起来了,而且还在练习走路。

2.学生分析

低年级学生十分喜欢以小动物为体裁的童话。本文正是以“小牛和乌龟的对话”形式呈现,学生喜欢阅读。但是大多数孩子没有亲眼见过小牛站起来之前多次摔倒的景象。理解“唉,站起来真难哪!”有一定困难。课前,可以让学生向家长询问,自己学会走路的过程,对理解难点会有帮助。经过半年多的学习,学生能够通过自读生字和词语,进行初读课文,对文章有一个整体感知。但对于课文内容需要重点理解的部分还需要教师课上的引导与进一步来学习。

3.教具学具的使用

课上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辅助功能,通过视频资料、图画资料和文本资料的有效整合,为学生搭建了互动交流、积极思维、主动学习平台。让学生在课堂上充满情趣地学,入情入境地学,主动积极地学。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7个生字,认读5个字;会读指定的词语。

2.认识“刂”(立刀旁);会写“站”、“刚”两个字、

3.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句子。

过程与方法:

借助课件,创设情境,通过结合上下文,角色体验、朗读等方式,帮助学生展开想象,入情入境,读懂小牛的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小牛的话,体会小牛不怕困难和挫折,坚持到底的精神。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读懂小牛的话,体会小牛不怕困难和挫折,坚持到底的精神。

2.正确书写“站”“刚”两个字。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课文,读懂小牛的话,体会小牛不怕困难和挫折,坚持到底的精神。

四、教学过程

(一)巧设导入 激发兴趣

课文是识字的载体,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促进语言发展的主要凭借。教学伊始,首先出示“站”字,让学生说说“站”是什么意思。在此学习“站”字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随文识字,而是通过对课题的理解,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目的。接着让学生补充“谁站起来了?”说说“小牛怎样了?”最后引导学生结合课题提出“小牛是怎样站起来”这一有价值的问题。这一巧妙地设计,引领学生不知不觉走进文本,激起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

(二)分层朗读,体会情感

我在整节课的设计中充分利用学生导入时的质疑,通过滚动式朗读,引领学生走近文本、理解内容、感悟品质。

1.安排两次初读,读文正音

第一次按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旨在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在读书时会遇到两个问题:一是不认识的字和读不通的句子,解决方法是借助拼音拼读;二是不理解的词,解决方法是结合课文内容或生活实际理解,这已经成为初读习惯,学生知道读书遇到困难时该如何解决。

第二次安排了同桌互读,目的是为了发挥同伴的互助作用。

2.引导深入读书,体会情感

为此,我采用4个手段帮助学生感悟文本。

(1)抓住重点词语,感悟情感

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要善于品味语言文字的特点,帮助学生感悟语言。同时,阅读教学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生活体验,把“读”课文和“生活感悟”融为一体,为学生参与阅读活动创设条件。如:在第一自然段中抓住两个“刚”字,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这两个“刚”字都是表示时间很短,身体是那么的软弱,第一次站立对它来说又是那么的不容易。通过感情朗读,初步感受小牛面对困难不放弃的精神。

在学习第三自然段,理解小牛的话“妈妈告诉我,她小时候也是摔了许多跤,才站起来的”。先让学生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接着“也”“才”两个词语突出。让学生再读读有什么体会。抓住这两个词语不仅帮助学生理解句子,还体会到妈妈小时候和自己一样,练习走路时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并坚信只要反复练习,就一定能站起来走路。

在理解“谁怕摔跤,谁就永远不会站起来走路”这句时,通过选择“谁”指的是妈妈、小牛还是其他小动物,让学生知道这里的“谁”不仅指的是妈妈、小牛,还可以是和小牛一样通过练习,站起来走路的其他小动物。然后,让学生转变角色练习朗读,体会语言的魅力所在。并抓住“永远”一词使学生深刻的体会到小牛坚信自己一定能站起来走路的决心是很大的。

(2)创设想象情境,体会情感

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应将朗读与培养想象能力结合起来。本课教学时抓住小牛与乌龟的对话和文中几处想象点进行教学。通过朗读的训练和想象结合,体会刚出生小牛面对困难,努力站起来的艰难过程,感受到小牛顽强的毅力。

如: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描写小牛刚出生站不起来。利用小牛图配上本段的重点句“它摇摇晃晃地站起来,还没站稳就倒下了。” 想象小牛第一次摔倒会想什么?创设出一种使学生置身于其中的情境,帮助学生通过重点句,结合上下文,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在情境朗读中,感受小牛刚出生,要想稳稳的站起来可真难呀!

又如:在第三自然段结尾处,小牛拒绝了乌龟的劝告,乌龟笑了笑,慢慢爬走了,让学生借助插图进行想象:乌龟在想什么?接着,让学生想想此时的小牛在干什么?并利用课件,引发学生想象。

当小牛遇到困难时,他会想……

当小牛摔疼了时,它会说……

当小牛摔破流血时,它会想……

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联想和想象,并进行角色转变,进一步感受小牛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3)借助视频资料,深化情感

在第一自然段理解了“它摇摇晃晃的站起来,还没站稳就倒下了。”之后,学生已经有了充分想象、感悟,为了使学生更深的感受到小牛练习站起来的艰难,播放了一段刚出生的小牛是怎样站起来的片段。师适时插入旁白——“它摇摇晃晃地站起来,还没站稳就摔倒了。第二次,第三次,它还是刚站起来又摔到了。”虽然这段视频很短,但足以让孩子们体会到刚出生的小牛想站起来有多难,感受到小牛的不怕困难,坚持不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求知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4)借助文本资源,升华情感

当小牛一次次的摔倒,面对乌龟的嘲讽,它牢牢记住了妈妈的话,面对困难,没有放弃,坚持到底。最后,不但能站起来,而且还会走路了。让学生说说:现在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牛?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小牛不怕困难和挫折,坚持到底的精神。

(三)关注写字,养成习惯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每节课都应该让学生识字、写字。这节课我安排学习“站”“刚”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有利于书写指导上的迁移与模仿。

教学中按照一贯的记生字的过程和方法来学习:

一读,读字音,

二读,读笔顺跟随,看右下角数字,知道这个字有多少画组成。认识“刂”(立刀旁)。

三记,记字形结构和笔顺。

四写,笔画占位和起笔。

学生按照步骤自学生字,老师强调重点笔画及占位,并进行范写指导。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感悟汉字的间架结构,然后再转化在踏踏实实的练习上。

五、教学评价

评价要素

评价标准

评价主体

评价结果

 

课堂

积极回答问题

回答问题3次以上(A)

同学

   

回答问题1-2次(B)

 

老师

   

没有举手发言(C)

 

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根据内容提出问题(A)

老师

   

没有提出问题(B)

 

书写“站”、“刚”字

正确、规范、整洁(A)

自己

   

正确、规范(B)

同学

   

正确(C)

老师

   

测试题:

1.读一读

摇晃 稳当 摔跤 这样 练习 走路

2.背一背小牛说的话。

3.讲一讲小牛站起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