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看起来,似乎静脉注射好处多多,坏处却没有啊。但实际上,输液会带来比口服药物更大的风险。而儿童在滥输液现象中受害最深,由于涉及直接入血的侵入性操作,输液与口服药物相比更难有挽回的余地,在出现差错的时候也会有更大的危险,甚至因此丧命。

1.感染。输液需要穿透皮肤屏障,直接把药液输入血液中,必须要严格的无菌处理。如果医疗环境中不能做到完全无菌,就有可能让病毒、病菌进入体内,轻则引起局部发炎,重则病原体随着血液扩散到全身,引起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

2.静脉炎。静脉炎主要是由于静脉内置管使血管内膜受损,加上输入刺激性注射剂,从而引发的静脉的血栓和炎症。通常表现为穿刺部位或输注区域的疼痛、触痛和红斑。

3.过敏反应。输液可引起过敏性休克。口服药物可先通过肠胃消化药物中的过敏杂质,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而输液将过敏杂质直接注入血液,严重的能引起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孩子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建立,过敏反应会更强烈。

4.免疫力下降。经常输液的儿童免疫力很低,且自愈能力弱。常常输液,很容易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儿童感冒发烧输液后,会经常感冒发烧,且很难自愈。

5.血栓形成。质量再好的注射剂都达不到理想的“零微粒”标准,无微粒是相对的,只是控制在一定的粒径范围内。微粒包括尘埃粒子、玻璃屑、橡胶微粒、塑料微粒、药物结晶等。当这些微粒被带入肌体,进入血液循环后,易堵塞毛细血管,导致微血管血栓、出血,以及肺动脉高压、肺纤维化,甚至致癌。微粒超标可直接导致患者在半小时内死亡。

此外,长期输液还会导致人体内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的改变,出现发热反应、肺水肿、心力衰竭等问题,加重心脏和肾脏的负担。输液速度越快,人体血液循环的负荷就越重,对人体越危险。

三、4种情况下不要给孩子输液

头疼脑热、感冒发烧,去医院门诊“挂个水”,这种多年来司空见惯的看病方式今后可能终结。7月1日起,江苏省460多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将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安徽、浙江、江西也明确出台对门诊输液的限制性措施,直至全面取消。其余省份、地市以及医疗机构也在逐步明确限制门诊输液的政策。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