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知道,懒惰行为是一种伴随行为,通常表现为面对特定的问题、工作不是去积极地按照要求标准去做,而是采取回避或不合要求的应对策略,留了余量,打了折扣,致使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障碍得不到及时突破。由于我们的活动种类千种万种,困难的形式也千差万别,回避困难的方式也是五花八门的,很难一一列举,只能相对地划分出一些类来,以给读者某种启示和提示。

首先,回避困难表现在每一次的具体学习没有全力以赴,没有快速快捷,没有争分夺秒。仔细回想我们每次的学习,如上课,看书,做作业等,就会发现,我们开头时经常不能快速地进入角色,中间不断地分心、中断,快结束时又安不下心,常常是慢慢吞吞,松松散散,疲疲沓沓,从主观态度上就缺乏紧迫感,就没有竭尽全力,实际运行上也没有紧张感、快捷感,还留有很大的余量。如果把我们学习的内部过程加以外显,仔细地审查我们的意识流、信息流,就可以发现,许多时候我们的信息流程缓慢而阻滞,中途又不断地停顿,不时有不合要求的内容出现在意识活动中,很少出现快速奔涌的局面。打一个比方,就像一个搬运工在卸一车沙子,慢吞吞地装上半筐,慢悠悠地走,再不慌不忙地倒了,然后懒洋洋地呆一会,再去不情愿地磨洋工,很少出现那种快装,装满,快跑,速卸等生龙活虎、紧张忙碌的场面。因此,要摆脱这种局面,就要有一种全力以赴的态度,真实地拿出考试的劲头,拿出抢险的意识给自己鼓劲加油,加进快速思考的意识,如二十分钟背会这十个单词,三分钟拿下这道题等,以使我们的大脑加速地运转,努力地冲刺。人是一种惰性很强的动物,要想开发出其潜能,不能由着其自然倾向之自然运转,惟有不断加压,强化主观的督导和控制,防止其慢下来,停下来,不浪费每一分,每一秒。要有满负荷工作的态度,让分分秒秒出效益,勇于向自我智力的极限挑战和冲击。一次学习下来,应该像一场大强度的体力劳动一样,汗流浃背,气喘吁吁才是,这才叫潜能激发,这才叫高效学习。

第二,回避困难表现在许多有价值的做法,人们不能坚持使用,不能做到持之以恒。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些重要的学习方法和治学经验,偶尔做似乎并不见什么成效,但长期坚持,当量的累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表现出明显的效果。而且,许多做法,从技术上看并没有多大的难度,暂时做,偶尔做,完全可以做到,也能够比较容易地做好,但要真正把它坚持下来,却不是一般人所能够做到的。这是因为,人不论从事什么活动,做什么事情,都需要相应的精力贯注、能量投入和动力支持,否则,活动便不可能顺利地进行。可是,人对某种事物的热情和动力投入有其自身的消长规律,从人的自然属性上来看,大多数人都很难长期坚持一项活动,对一事物的热情和干劲很快就会在日复一日的单调的工作活动中消耗殆尽,“五分钟热度”,“三鼓而竭”,就是指人的这种特性。因此,当人自发的兴趣、热情和自持力无法支撑活动时,就要依靠意志和毅力的帮助,而这也意味着人必须付诸更多的能量投入,忍受更多的不适或痛苦,而这也是大多数人都不愿承担的。所以,意志力的持久性与耐性也成了许多人的最大弱项,成了制约人们进步的一大瓶颈,而且这方面很难有技术上的特效药来补救。于是,能否长期坚持一项有价值的行为活动,常常是拉开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最大原因,是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是许多失败者难以逾越的屏障!比如,学英语时,对英语的重点动词、介词、代词的多种用途的收集整理,作文中对名言警句,以及一些描述山水云霞,清风明月,人物的外表、心情等的一些好词好句的收集整理,理科中对历次考试、作业、课外书中的有关某部分内容的习题的搜集、汇编等,都是极有价值的工作,而且,操作上也没太大难度。但是,难在坚持,贵在持久,人自发的热情实在难以维系,个人的意志力又跟不上趟,因而明知很好,却很少有人坚持去做。因此,动力因素对于事业的成败往往具有决定作用,要想达到学习的高境界,只有克服人的自然懈怠,不厌其烦的做一些单调、枯燥、冗长但有价值的工作,这种漫长的道路,常常是成功的捷径!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