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复习环节,我将纯理论的复习略为调整,变成。

复习1:ax+bx,本节课所列的方程类型。

复习2:用一道实际的求路程题来回忆公式的应用。

这样的改变更能体现面向全体,利用让全体学生参与,体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知识用知识的理念。

本节课我们学习的是“相遇问题”,重在引导学生理解相遇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在理解的基础上会用方程解决此类问题的两种方法。

在例题的教学环节中,我尝试放手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完成例5的学习。如“从题中你发现了哪些信息?你认为哪些字或词比较关键?题中有哪些是你感到有疑惑与不懂的?”带着这样的学习支架去学习,把更多的思考空间还给学生。然而学生表现得比较安静,静得几乎没有几个人回答问题。也可能是班级学生学情,七班的学生本来就不太积极发言。于是在另外一个班级上课时,我恢复了之前的引导方式,逐一出示条件,让学生一条一条地获取信息,读透每一个条件与其中隐含的数量关系,这样细致地引导学生分析完题意后,图、等量关系自然而然地就呈现了。

这样下来更省时,也更顺一些。但是学生总是在老师的牵引下,看似是有自主思考的空间,但这样一一嵌入式的引导提问让学生没有一个完整的自主学习环节,一旦脱离老师的引导学生将无法自主学习。所以,今后还是得多放手让学生带着一系列的问题去更独立思考与学习,慢慢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例题的分析、方法的理解花了一堂课中的大部分时间,这样的时间比例可能不太合适,但确实是教学与学生的需要。毕竟用方程解决问题、相遇问题都是学生初接触,需要扶着慢慢走,也得等等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量让他们能跟得上、听得懂。于是,例题讲完后,学生都理解了,也能正确解答出类似基础题了。但在作业本的练习中,当习题出现变式、难度增加,与前面的两个未知数相结合时,学生们纷纷被阻,看来知识点之间的串连还成问题,这也体现出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较为缺失。希望在解下来的练习课中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