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儿熟了》是一篇人文气息很重的文章,全文通过讲杏儿成熟时,邻家的小淘气等小伙伴来偷摘杏儿,不仅没有受到奶奶的责备,还得到奶奶送的杏儿,表现了奶奶的宽容和善良。课文语言浅显易懂,写得形象、活泼富儿童情趣。课文的重点是,“我”和奶奶怎样以不同的态度对待“偷”杏儿的孩子们。理解“果子大家吃才香甜”这句话。本堂课我主要以学生朗读课文为主,在自我学习和反复朗读中去体会情感,把握内容。

整堂课上下来,总结起来,发现虽然课文的内容没有全部讲完,离自己的设计内容和要求相差极远,却发觉整堂课学生特别的认真,自己上课也特别的轻松,而且课堂中还出现了许多可圈可点的地方,究其原因,我想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课堂教学开放化。新课程标准更倾向于开放的课堂,让教师“用”教科书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交流过程中,我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把你的感受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在这样平等、宽松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思维充满安全感,从而迸射出思维的火花,课堂气氛活跃。

二是学习方式灵活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学习,是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学生对探究性学习的话题非常感兴趣,也乐衷于发现和探究,思维活跃,发言积极。这使我发现,只要我们为学生创设好准确的学生感兴趣的探究性学习的主题,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究能力往往是令人吃惊的,其中学生个性化的理解与创造性的回答,也往往令教师惊喜不已。

三是课堂教学主体化。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自主学习的情况下,学生求知欲旺盛,能积极投入学习中去,这样,在学生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的同时,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发展与提升。

学生能在课堂中尽情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思维的火花,这当然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也是我们在课堂教学期望看到的,但是我们课前的教学设计无法对这些进行正确的预见,所以课堂教学的偶然性很大。如何正确地把握学生的思维火花,借助学生的思维来开展课堂教学,这不仅对教师的素质和应变等多种能力提出了挑战,更是对旧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需要我们不断去学习、努力、实践,从而更好的来开展我们的新课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