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威,俗姓蒋,唐代缙云县金竹人。他是中国佛教发展史上第一个最具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天台宗的第六代大祖师。智威道行高深,故时人敬称之为“法华尊者”。唐贞观二十年(646),太宗诏封智威为“朝散大夫”,并赐“大师”之号。后来吴越王钱镠又追谥他为“玄达尊者”。智威大师在佛教—— 特别是佛教天台宗的发展历史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和重要的作用。

蒋堂长恍悟宿缘

隋末唐初年间,括苍县东北(今缙云县东)的玉环岭脚有一风光秀丽的小山村。村后苍山重峦叠嶂,万木葱茏;村中粉墙黛瓦,古樟蔽日,幽篁滴翠。只因一条碧溪自东而西贯穿村舍,溪中清潭之旁有一溪水环绕的奇岩,形似伏狮,亦似瑶琴。更怪的是奇岩四周的岩缝有泉水涌溢而出,水泡串串,叮咚作响;湍急的溪水绕岩跌宕,飞珠溅玉,哗哗流淌……抑扬顿挫美妙和谐,宛如经年弹奏不息的琴声,如诉如歌。故村人名其潭为“狮潭”,其溪、其村则皆名之为“琴溪”。

话说村中琴溪之南的金堂山边,有一古松修竹掩映的雅宅。家主蒋公,家世业儒,博通经史。娶妻朱氏,乐善好施,勤修斋戒。蒋公夫妇生有一子,因其在诞生时天空紫云如盖,祥光四射,特别是宅子旁边的竹子“劈劈啪啪”,顿时变成竹节上下弧形斜生的弥勒肚竹,村人莫不啧啧称奇,故蒋公将儿子取名为瑞竹。金堂山上变出如此奇竹,所以村人褒之名为“金竹”,后渐以“金竹”取代“琴溪”为村名,此是后话。再说这小瑞竹不仅生得浓眉大眼,仪貌堂堂,而且自少聪明异常,蒋公教之读书,过目不忘,经史百家无所不知,琴棋书画无所不通。于是,瑞竹方届少年,就被选入县学教授学子,后又逐渐升迁为郡学堂长,乡人都称羡不已。

真是“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觉,小瑞竹长成了一个身高九尺、魁梧强壮的十八岁大后生。蒋公夫妇抱孙心切,叫媒娘为瑞竹物色了一个大家闺秀,择好吉日,急差管家前去郡城,接回瑞竹,迎娶媳妇。瑞竹素来孝敬父母,问明管家来意后,立即收拾行装,排好事务,主仆两个风餐露宿,匆匆踏上归途。一日,瑞竹主仆正忙着赶路,忽见前方有一老僧迎面而至。但见这僧人鹤发童颜,但神情凝重,面带愠色。瑞竹在母亲的熏陶下素来亦尊佛敬僧,急欲行礼。不料老僧先已发话,说:“少年为什么要违背自己昔日许下的重誓呢?”瑞竹主仆一愣,刚欲问明端详,老僧已递过一卷竹简,展开一看,原是一份《上智顗禅师》。上面写着“五愿”重誓,即“一愿临终正念,二愿不堕三途,三愿人中托生,四愿童真出家,五愿不为俗流之僧。”署名是“陈仆射徐陵”。瑞竹看着竹简,恍惚有悟,似乎这 “五愿”即出于自己的手笔,这老僧也似曾相识……,前世的经历,慢慢地在瑞竹的脑海里清晰地回忆了起来……。

徐仆射发愿来生

南北朝时南朝的梁国,有一戎昭将军名叫徐擒,娶妻臧氏。梁天监6年(507)的一天夜里,已怀孕十月的臧氏梦见五色彩云飘然而至,须尔化为凤凰,停在她的左肩之上……。梦醒不久,产下一子,取名为陵,表字孝穆。徐陵天性聪颖,八岁能诗会文,十二岁就对老庄学说钻研很深,特别是自少崇信释教,阐论每多精辟,后又博览经史,口辩之才更是闻名于时。“陈受梁禅”后,陈武帝陈霸先授徐陵为尚书左仆射,所以世称徐陵为“徐仆射”。

作为皇帝首辅的徐陵自少崇信佛教,并有较深的研究。加上梁陈时代的各位君主,对佛教都很尊重和支持,所以陈国的佛教发展比较繁荣。陈废帝光大元年 (567),年方三十岁的高僧智顗在元洲(今湖北钟祥县)大苏山拜名僧慧思为师学法七年后,根据师傅慧思的嘱咐,带领法喜等二十七名僧人到陈国都城金陵 (今南京)弘法。徐陵早闻智顗为当代高僧,立即派人安排他们师徒住在瓦宫寺,并不顾自己身为仆射的高贵身份,当晚前往瓦宫寺,拜谒智。两人寒喧之后,接着就谈经论佛,一席话下来,都惊叹所见甚合,直悔相见恨晚,遂成忘年之交。此后,徐陵在国事之余,经常与智顗一起研论释道,相互切磋佛法。智顗在金陵弘法期间,战胜各方面的挑战,名声大振,连陈宣帝都曾在智顗宣讲《法华经》时,专发诏书停朝一日,让群臣前往听经。智顗在金陵弘法八年之后的陈宣帝太建七年 (575),打听到天台山十分幽胜,很适宜静修行道,遂决意到天台山去开创道场,完成自己的愿行。此话一出,金陵朝野哄动。上至陈宣帝敕旨挽留,下至百姓居士前去劝止。特别是仆射徐陵不顾位高名殊,也不顾自己年迈体弱,一连三天与智顗彻夜长谈,奉劝智顗继续留在金陵弘 法。怎奈智顗去意已决,难以改变。是年秋天,智顗起程,前往天台。仆射徐陵亲自送至长亭。在话别时,徐陵从袖上取出一卷竹简,交于智顗。智顗展开一看,乃徐仆射的“五愿”誓言,遂允诺以后一定择机帮助徐陵完成他的崇高愿行……

赴天台诚修佛法

此时,瑞竹已完全明白自己就是立誓发愿的徐陵转世,手执的书简就是自己前世的大愿,也知道所遇老僧就是中国佛教天台宗的实际创始人智顗——“智者大师” 化身前来接引……。于是即欲倒身拜师,老僧却已不见,只有一朵彩云慢慢地向苍岭方向飘去,瑞竹即欲随云前往。管家见此情形,力劝瑞竹先回家拜别父母。可瑞竹去心已决,拜托管家代告父母。自己则匆忙朝着彩云飘过的苍岭大道疾步前行。瑞竹一路过去,只要遇有岔道,就会出现彩云引路,如此翻山越岭,风餐露宿……。一日至一去处,见有一座金碧辉煌、雄伟壮严、规模宏大的寺院。寺周五峰怀抱,万松拥翠;寺前双涧回流,宝塔拱立。瑞竹立即转到寺院朝东侧所开的大门口,仰头一看,隋炀帝杨广亲自赐书的“国清寺”匾额赫然在目。瑞竹为找到自己慕名已久的这座按智者大师遗愿建造的天台宗祖庭大寺而激动万分。马上进寺寻到寺院的大主持灌顶大师,倒头便拜,恳求师之。其实灌顶大师夜里已受智者大师托梦,遂扶起瑞竹,答应收之为徒,并择吉日,受具足戒,赐法名为智威。

自此之后,智威专心钻研《妙法莲华经》、《大智度论》、《大若槃经》和智者大师的天台宗“三大部”、“五小部”以及灌顶大师《观心论疏》、《涅槃经疏》、《天台八教大意》等台宗经典,诚心向灌顶大师谘受止观心要,虚心学习师兄弟的修道经验,日修夜禅,年复一年,刻苦修道,终于一日定慧俱发,证得法华三昧,从而深受灌顶大师和寺中数千僧徒的信任和器重。

掌国清励精图治

唐贞观六年(632)八月初七日,年届七十二岁高龄的灌顶大师召集全寺数千僧众,郑重宣布由智威主持天台宗的根本道场——国清寺,继承天台宗法灯,言毕安然圆寂。从此开始,智威勤勤恳恳主持寺中事务,弘扬台宗佛法。由于智威道行高深,弘法努力,主持有方,唐贞观二十年(646),太宗皇帝李世民诏补智威为 “朝散大夫”,并赐“大师”之号。

但是进入唐朝以来,天台宗的发展、国清寺的生存逐步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困难和考验。从朝庭方面看,一是唐朝皇帝将道教创始人老子李聃作为皇族的始祖,从而采取了一系列“先道后佛”的政策措施。到高宗显庆三年(658),道教被明确地定为了“国教”,这无疑对佛教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二是天台宗及祖庭国清寺入唐以来完全失去了陈、隋时代王权所给予的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全力扶持,寺中数千僧众生活和国清寺的日常生存维护性支出困难重重,压力很大,有时甚至严重危胁着台宗及祖庭——国清寺的生存和发展。从佛教内部看,一是慈恩宗、真言宗、密宗、禅宗、净土宗等等佛教宗派相继兴起。不少佛教宗派以唐朝都城长安为弘法中心,甚至有少数佛教宗派还向朝庭投其所好、献媚取宠……。新生的佛教宗派在地理位置和其他一些发展优势上大大优越于与长安远隔千山万水的天台宗。所以,陈、隋时代朝庭力扶、一教独尊的天台宗至此完全进入了劣势明显的竞争生存时代;二是天台宗内部此时分成以“止观”为本的“国清系”和以“戒律”为重的 “玉泉系”两大派别,天台宗教团力量产生严重的分化和弱化。正是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智威大师苦心谋划,励精图治,努力促进佛教天台宗及国清寺在艰难的厄运中奋进,使天台宗及其祖庭国清寺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智威大师自贞观六年(632)主持“国清寺”起,到高宗上元六年(674),头尾相加不觉已进入了第43个年头。智威大师认为经过这四十多年苦苦的努力、探索和创新,天台宗及祖庭国清寺基本上走出了一条竞争生存的新路子,越过了创立和发展以来的第一个危机时期。于是,智威大师想到,天台宗要进一步自立、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在确保祖庭“国清寺”稳定生存发展的同时,向外张大法网、拓展道场、教化百姓、扩大影响。因此,他决定把台宗祖庭“国清寺”交给高徒管理,以自己的道行和威望,不辞辛劳,亲自出去拓展道场,说法度人,全力促进台宗佛法的弘扬。

掷锡杖苦拓道场

唐高宗上元六年(674),智威大师举行仪式,亲自拜别祖庭后,即在国清寺门口手执锡杖,发愿说:“今掷锡杖,杖止之处,建坛弘法。”于是凌空一掷,只见锡杖飞速而去,一直飞到了相距国清寺五百里地的括苍山普通岭。智威大师随杖而至,但见此处悬崖百丈,青山削翠,苍松倒挂,飞瀑如练,果是佳处 。只可惜方圆过小,难容广众,不利发展。思虑再三,遂凌空再掷锡杖,这锡杖又飞了几十里地,最后落在了轩辕炼丹山的南坡山脚一座别墅的天井之中。智威一看,这轩辕炼丹山的山势虽然不高,却属于括苍山苍岭的逶迤余脉,起伏似有藏龙伏还虎。山上有苍郁的虬髯美松,有古怪的鹿角古樟;山下有翠青的凤尾修行,有软柔的龙须嫩草。山前良田千顷,村舍错落,特别是山边有一柱由三重大石块高高地自然叠起、酷似一尊冲天宝鼎,雅士名之“轩辕炼丹釜”,村人呼为“仙叠岩”,蔚为大观。大师认为这里真正是一处设坛传道的好地方,于是智威拄着锡杖前去扣门。别墅主人正为一支锡杖落入天井而发愣,忽听门外有人扣门,开门一看,见是一位老僧,慌忙以礼迎入,献座奉茶,问其来意,智威大师徐徐言明。再说这一别墅属陶公所有,这陶公名雷,字仲震,娶妻朱氏,夫妻恩爱,家中殷实,只是结婚多年,未曾孕育。这朱氏本来就是一位佛教信徒,听说智威大师欲求他们舍别墅开创寺基,心中大喜。于是与陶公商量说:“我们家里丰足有余,享之不尽,缺的是传宗接代的儿子。我们要积许多家产资财又是为了什么呢?现在如果捐此别墅为寺基,成就了一件善事,我们也不会因此缺衣少食。特别是如果因此积善或得后嗣,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在贤惠的朱氏苦心促成下,陶公也愉快地应允了智威的请求,同时还将轩辕炼丹山及别墅前的田地相赠。智威大师接受陶公相赠后,为了表达佛教天台宗以《妙法莲华经》为宗旨的尊意,就把“轩辕炼丹山”改名为“法华山”,把陶公别墅命名为“法华寺”。大师还亲自在别墅的周围剪棘割茅,修建禅座。并日抄藏典,夜坐禅床,为开坛弘法进行精心准备。

不久,智威大师在法华寺正式开始设坛,倾心弘法。佛徒学子久仰智威大名,纷至沓来,云集法华,一时习禅者达三百人,听讲者逾七百众。如此庞大的佛徒队伍聚集法华山,免不了吃喝两字成为首先要解决的大问题。于是,智威大师在寺侧亲浚一口三尺深的石井,奇怪的是这第么一个小井每日足足可以供给千众食用,而且冬夏不竭;又亲手在后山掘挖米仓油坑,仓常自满,油常自来,众徒安享。智威大师每当登座弘法,法座四周的屋顶上、房檐下和庭院中的古樟苍松上,都有很多大大小小的鸟雀从四面八方飞来栖息,静静听经。更奇的是天上有紫云复顶,状如宝盖,非常庄严,故时人等敬称之为“法华尊者”。智威大师在法华寺坐禅弘法的同时,还在与法华寺相距八十余里的仙居县上阪建起弘法道场。大师步履如飞,每日步行一百六十多里,往来于法华山和上阪两个道场弘法,斋粥法会都不会迟到,僧众居士都说智威大师有神足通。

知威大师设坛弘法以来,法华寺不但学佛弟子接踵而来,而且香客络绎不绝、门庭若市,香火非常旺盛。于是,寺院不断进行扩建,殿宇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智威大师的高深道行加上法华寺的规模和盛况,使法华寺一度成为声誉很高的佛教天台宗弘法道场。

吴越王追谥尊号

智威大师每日往来于缙云法华山和仙居上阪两地弘法传道,转眼又过了七年。唐高宗永隆元年(680)十一月二十八日,智威大师自知入灭在即,遂把带领僧众居士弘扬台宗佛法的重任交给了弟子慧威继承。然后在法华寺结跏趺坐禅堂,默颂《妙法莲华经》而化。智威大师圆寂后,异香七日不歇。更奇怪的是据说仙居的上阪道场仍一度有智威大师前去坐坛讲法,使人惊叹不已。

智威大师富有辞藻,著有《桃岩寺碑》、《头陀寺碑》等。在经论方面,传至今日的很少,敦煌出土的《六门陀罗尼经论广释》一卷,署名“智威尊者造”。

智威大师圆寂一百多年后的吴越国,非常重视保护和支持佛教——特别是辖区内佛教天台宗的发展。吴越王钱镠届于智威大师对佛教及天台宗发展所作出的巨大努力和重大贡献,谥他“玄达尊者”尊号。

智威大师晚年的弘法道场,佛教界历来没有弄清其具体的地点及发展历史,所以故事写到这里,就智威大师晚年弘法道场的两个问题有必要作一点交待。

其一是智威大师的弘法道场——法华山之法华寺在唐武宗灭佛——即“会昌法难”中毁灭,唐玄宗大中年间又重新建回,北宋元丰五年(1082),有法师躬礼舍利增饰其塔,后寺院又屡有废兴。如北宋祥符元年(1008)曾重建;北宋宣和三年(1121),云滩(今壶镇陶滩)陶公又曾重建,并改名为“慧明寺”(亦作“惠明寺”);乾隆十年(1745)年又重建,同治间毁于战火;1935年又开展募捐对其中部分殿宇进行重建、修建,寺名冠为“陶惠明寺”,解放初期将寺屋分配给无房户居住。今存前后大殿各三间,塑有佛像,另还有转厢数间。山边的“轩辕炼丹釜”、俗称“仙叠岩”的名胜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被人炸毁,所传自来油穴遗迹尚存。惠明寺附近地里,断壁残垣留存很多,可见原寺院规模确实很大。

其二是智威大师在仙居县上阪的分道场。寺宇也屡有兴废,北宋宣佑元年(1049),仙居县令伍 ,在智威大师传道的地方重新修建殿宇,塑奉众佛和智威真像,其后情况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