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阅兵

1949年

 开国大阅兵

1949年开国大典阅兵,是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举行的。

这次阅兵专门制订了《阅兵典礼方案》,按阅兵式、分列式的程序组织阅兵。阅兵式在静态下举行,受阅部队以天安门城楼为中心,按序列在东、西长安街列队,接受朱德总司令的检阅。分列式在行进中举行,受阅部队依次由东向西通过天安门城楼,接受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这一阅兵路线延续至今。 受阅部队由陆、海、空三军组成,共1.64万余人。受阅武器装备有各种火炮119门,坦克、装甲车152辆,汽车222辆,军马2344匹,飞机17架。

受阅部队装备主要是缴获的杂牌武器,包括日式75毫米野炮、105毫米榴弹炮、97式中型坦克、37毫米和75毫米高射炮,美式105毫米榴弹炮、轮式装甲车、P—51战斗机,英式“蚊”式轰炸机等。

阅兵历时2个半小时,充分展现了新中国武装力量的强大阵容。

1950年

 第一个国庆节阅兵

1950年国庆阅兵,朱德总司令检阅了部队。

受阅部队共24209人。受阅武器为各种火炮88门,坦克、自行火炮80辆,汽车178辆,军马2899匹,飞机28架。

朱德总司令乘车检阅部队后,宣读了解放军总部给全国武装部队和民兵的命令,随后进行了武装部队的分列式检阅。

阅兵分列式以空军学校和海军学校的学员为先导,依次为步兵、炮兵、战车摩托化步兵和骑兵部队,空军空中梯队的各种战机在步兵进入天安门广场时临空,形成了立体阅兵的场面。

 1951年

 诸新兵纷纷登场

1951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周年典礼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在这一年的阅兵式上,体现出一些新的特点。第一,一批身经百战和功勋卓著的解放军高级指挥员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学员的身份参加了国庆阅兵式,并走在受阅部队的最前面;第二,参加阅兵式的各类专业军事院校学员数量增加,他们分别来自步兵学校、战车学校、炮兵学校、海军学校、航空学校等,体现出共和国对专业军事人才的培养进入一个新阶段;第三,一些新兵种纷纷亮相。这其中包括伞兵部队,火箭炮部队,防空兵部队等;第四,民兵大队第一次出现在国庆阅兵式上,他们是华北老解放区民兵的代表,都是战斗英雄和工作模范。

1952年

 首次披露的阅兵照片

1952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周年典礼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这一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正在朝鲜战场上与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进行艰苦卓绝的战斗。共和国国防力量的日益增长,为保卫祖国和平,抗击外来侵 略提供了更加坚实的保障。这一年阅兵式特点是公安部队和少数民族民兵大队首次参加阅兵式和分列式。

 1953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后的首次阅兵

1953年,我国已从建国初期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进入到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阶段,稳步展开有计划的经济建设。这一年,是我国实施一五计划的第一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周年国庆典礼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上午 10时,毛泽东主席和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庆祝典礼正式开始。阅兵式开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乘车从部队方阵前驶过,检阅并向战士们致以节日的祝贺。

 1954年

 5周年大阅兵

1954年国庆阅兵,国防部长彭德怀检阅了部队。受阅部队包括地面方队38个、4个空中梯队,共10384人。受阅部队的武器装备基本上是苏式的,包括M—43式120毫米迫击炮、57毫米防坦克炮、76.2毫米加农炮、M—38式122毫米榴弹炮、M—37式152加农榴弹炮、M—13式火箭炮、85毫米高射炮、M—39式37毫米高射炮,T—34中型坦克、NC—2重型坦克、CY—122式122毫米自行火炮,杜—4重型轰炸机、杜—2轻型轰炸机、米格—15比斯歼击机等,标志着我军武器装备发生了重大变化。

开国大典受阅部队主要由陆军组成,海军和空军只是象征性的。国庆5周年,受阅部队由陆海空诸军兵种编成,反映了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壮大。

1955年

 实行军衔制换装大阅兵

1955年国庆阅兵是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后的首次阅兵。受阅部队指战员身穿55式军服,佩戴肩章、领章,军容严整地通过天安门广场。55式军服设置了礼服、常服、工作服3个系列,军官佩戴军衔肩章、兵种勤务符号领章和帽徽;士兵佩戴帽徽和军衔领章;男军官夏季戴大檐帽,女军官戴无檐帽,陆、空军士兵戴船形帽。 受浓云影响,受阅飞机延迟原定起飞时间,后与群众游行队伍同时通过天安门广场。

1956年

 大雨振军容

1956年国庆阅兵,共有11929人接受检阅。分列式在雨中举行,阅兵的顺序是军事学院、石家庄步兵学校、西安炮兵学校、南京工程兵学校、第1坦克学校、第5航空预备学校、第5海军学校,第24、63、65、66、69军,炮兵第2、10、14、32师,坦克第1师,机械化师、伞兵教导师,防空高炮第100团、防空高炮第10师等部队,相继通过了天安门广场。

1957年

 受阅人数最少外国来宾最多

1957年10月1日国庆阅兵,是新中国成立后第9次国庆阅兵。参加受阅的部队共有29个方队,各种坦克车辆226台,飞机81架。阅兵历时50分钟。我国自行生产的伊尔—28型喷气式轰炸机、歼5型歼击机首次参加国庆阅兵。

1957年1月,中央军委扩大会议,通过了《关于裁减军队数量加强质量的决定》。军事建设反映在阅兵上,最大的变化是受阅总人数比往年少,是新中国13次阅兵中最少的一次。

这次阅兵的特别之处还有,国外来宾空前多。应邀来我国访问的50多个国家的外宾、各国驻华使节和外交官员,以及在华外国专家等观看了阅兵式。

 1958年

 民兵方队规模空前

1958年国庆节举行盛大阅兵式。由工人、农民、学生组成的众多民兵方队出现在受阅队伍中。基干民兵方队由来自太行山、白洋淀等革命根据地的民兵战斗英雄组成,他们曾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用土枪、土炮打击过敌人。他们仅训练了20多天就参加了国庆阅兵。另外,军事学院和步兵、炮兵、坦克兵、工程兵、空军、海军等军事学校方阵引人注目。

1959年

 “逢十”大阅兵

1959年共和国10周年阅兵式,受阅部队官兵身着新式军服,佩戴军衔。军事学院方队、水兵方队、步兵方队、空降兵方队依次受阅,喷气式轰炸机和歼击机从扩建一新的天安门广场上空飞过。这次阅兵与5周年国 庆阅兵相比,取消了骑兵、三轮摩托车方队。受阅武器装备国产化程度大大提高,其中我国自行制造的“五九式”主战坦克和“红旗牌”检阅车首次亮相国庆阅兵式。

1981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首次大阅兵

1981年9月14日,我军在华北某地举行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华北军事演习。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军规模最大的一次军事演习,实兵演习结束后,9月19日,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分列式。这次阅兵称为“1981年华北大阅兵”。[1]

1984年

1984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了欢庆共和国建国35周年的盛大庆典,改革开放使中国大地迸发出了勃勃生机,人们终于在1959年之后再一次在天安门广场看到了震撼人心的阅兵式。检阅进行曲旋律响起后,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乘坐红旗牌黑色敞篷轿车在阅兵总指挥秦基伟的陪同下开始检阅部队,邓小平第一次喊出了“同志们 好!”“同志们辛苦了!”的口号,体现了对人民子弟兵的关爱。检阅后,邓小平在天安门城楼发表重要讲话,鼓舞全军将士“务必时刻保持警惕,不断提高自己的军事政治素质,努力掌握和提高应付现代战争的知识与能力。”

在这次大阅兵中,受阅武器装备的科技含量大大提升,全部28种武器中有19种是新装备,有的装备已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中国战略导弹部队首次参加阅兵,更是震撼了世界。

1999年

 世纪大阅兵

1999年10月1日,共和国迎来了50华诞。时值世纪之交,这一年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盛大阅兵式被人们亲切地称为“世纪大阅兵”。在这一年,改革开放新时期诞生的陆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武警特警、预备役等部队第一次汇入了受阅大军中。在武器装备方面,此次受阅的42种装备,90%以上都是新装备,绝大部分都是自行设计和生产的,高科技武器装备已开始成为解放军的主战武器。 “世纪大阅兵”完美地实现了“米秒不差”:压阵的第二炮兵战略导弹方队最后一排通过天安门中线的那一刻,陆海空航空兵首次联合编队组成的强大机群中的第一架飞机准确飞临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上空。

百米阅兵道,世纪精兵路。从开国大阅兵到国庆50周年阅兵,13次庄严的检阅,把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历程浓缩成铿锵的足音,留在了天安门广场上。

 2009年

 甲子大阅兵

2009年10月1日,由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预备役部队抽组的14个徒步方队、500余台地面装备组成的30个装备方队和由陆海空三军航空兵151架战鹰编成的12个空中梯队,在天安门接受检阅。这次阅兵展示的 52型主要装备,全部是国产装备,近90%是首次参阅。如三代战机,自主生产的歼-10和歼-11;这次参阅飞机有12种15型,涵盖空军、海军和陆军航空兵现役主战机型。

 2015年

 70周年纪念

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作为当年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的中国将举办一系列纪念活动,最受关注的莫过于9月3日大阅兵。

全国人民放假、学校延迟开学、揪心的A股停市……这个节日重要性不亚于中国春节。

9月3日大阅兵是中国第一次以阅兵形式纪念抗战胜利,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在非国庆节举行大规模阅兵。

在这个普天同庆的重要年份,国际形势和世界格局都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当此之际,举行大阅兵来隆重纪念这两个70周年,具有特殊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一是昭示中国人民及世界人民,不要忘记70年前的那场战争,让历史悲剧不再重演,让战争不再发生;二是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的决心;三是进一步凝聚中华儿女,增强对中国国防的信心;四是激发全体官兵习武强军的使命感和自觉性,加强实战化训练,提高能打仗,打胜仗的能力,增强我国武装力量的战略威慑力,达到强军目标,让祖国人民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