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金币》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走进当时的情境当中呀?

生:想。

分角色朗读9—20自然段

要求:读的时候、听的时候,想一想,父亲母亲儿子为什么要那样做?

师:作为父亲、母亲、儿子,你们准备好了吗? 学生有感情的读完了课文。

(1)师:老师觉得尤其母亲读得特别好,我想采访一下母亲:“请问这位母亲,你为什么不让儿子自己去挣这枚金币而要给他呢?

生1:我不想让儿子劳累。

生2:我觉得应该是母亲很疼爱自己的儿子。(继而引导学生把“疼爱”变成“溺爱”)

(2)母亲是这样想的,那我们接着采访一下父亲,好吗?“请问这位父亲,第二次儿子满头大汗地跑回来,你为什么又扔进了火炉里呢? 生1:我不相信这是他挣来的。

生2:我想应该是这位父亲想试探一下儿子,看看是不是他挣来的。

生3:如果是他自己挣来的他就会从熊熊大火里把它抓出来。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

(3)父亲母亲采访完了,儿子有话说了,请问一下儿子:“第2次你累得那么厉害,父亲把金币扔进火炉里去了,你为什么又笑了笑,走开了呢?

生1:因为那不是我自己挣得,扔就扔了,也无所谓。

生2:因为那枚金币不是自己的心血挣来的。

生3:这枚金币,我没花力气去挣。

师:也就是说,这枚金币是得来全不费工夫,对于儿子来说,不重要,丢了也毫不可惜。

由此,我板书课题:“母亲给的”“毫不可惜”,让学生从板书上明了了前两枚金币得来很容易,与第三枚金币自己“辛苦挣得”,形成对比,更进一步的让学生体会到了儿子对第三枚的珍惜、“受不了”的心理,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