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阶段,宝宝出现轻微的感统失调,或许差别并不大,但进入小学后,与顺产孩子就有明显差异了。”吴园长曾对2001年、2002年入园的20多名宝宝进行了跟踪调查,目前这部分孩子已是小学三四年级学生,调查显示:患有“感统失调”的孩子进入小学后,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自控能力差等现象。

【家庭调查】

伢上了小学才发现问题很严重

“感统失调像个标签贴在伢身上,痛在家长心里。”家住红旗渠路的黄女士和丈夫是做钢材生意的,儿子现在江汉区一示范小学上一年级,目前在一感统训练中心接受训练。

“今秋刚入学,小学老师反映儿子五分钟都难坐住。”黄女士说,儿子的问题,早在幼儿园时已显现。在幼儿园一次体检中,老师建议家长带孩子去医院查“感统”。“感统”对黄女士而言,完全是一个陌生的医学名词。在市儿童医院进行检测后,证实了老师的想法,孩子有中度“感统失调”。

当初因难产,黄女士不得不选择剖腹。上幼儿园时,老师常嘱托他们,说孩子协调能力差,要多做跳绳、走平衡木运动。但因两口子忙于生意,没时间给孩子进行训练。如今进入小学,问题一一显现出来。“如果早期及时进行科学训练,孩子的注意力和专注程度可得到提高。”黄女士有些后悔,对儿子的训练应该及早进行。

薛学彬是汉口一教育培训机构的教学顾问,该机构曾开展了两年的“感统训练”业务,主要针对2~4岁的孩子,但家长往往是等孩子出了问题才意识到,所以送来培训中心的多为6~12岁孩子,做游戏和感统器械根本无法激起这些大孩子的兴趣。

【医院调查】

伢学习出问题家长才求诊找原因

10月30日,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康复科主任林俊说,她平均每月接诊20多个“感统失调”的孩子,其中剖腹产儿约占60%以上。这些孩子上学后在学习和生活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做作业拖拉、边做边玩、怕困难、动手能力差等,学习成绩普遍不好。还有一些孩子出现分离焦虑,不愿上学。

林俊介绍,她最近接诊了一名7岁的剖腹产宝宝亮亮,今年刚上小学一年级,父母在深圳做生意,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今秋上学后,老师反映,亮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清理书包、不抄作业、动手能力差。检查结果表明亮亮“感统失调”,目前正在该中心接受感统训练。

崇仁路小学六年级学生鸣鸣,也是剖腹产出生。每周三、五和周日,鸣鸣和妈妈一同到汉口一家专业感统训练中心进行训练。妈妈说,鸣鸣成绩一直不太好,在医院检查为“感统失调”导致的学习困难。

10月28日,鸣鸣的感统训练指导老师介绍,鸣鸣学了近60课时,注意力有所改善,“但鸣鸣12岁了,错过了感统训练的最佳矫正年龄”。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