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我教三年级,两年前,我曾经教过三年级,现在重新捧起这一册教材,却有了与以往不一样的体会。

在教学第二课《学会查“无字词典”》时,我也有了与以往不一样的教学感受。这篇课文蕴含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理解词语意思,不仅要会查有字的词典,还要学会查身边的“无字词典”,即学会观察,体验生活,从生活中学语文。这么深刻的道理学生很难体会,更别说在平常的学习中加以运用。

我想到了自己正在参与的子课题研究:《体验性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体验”强调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如果让学生在学习中引入生活体验,那学起来不是事半功倍吗?

在教学到“骄阳似火”时,让学生用对比的方法,自己从文中理解“无字词典”的意思,然后让学生说说文章中的聪聪和爸爸分别是怎样利用“无字词典”的,接着让学生按课文中的查“无字词典”的方法,用生活中的现象解释“骄阳似火”。大概是因为和学生的生活很接近,所以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得非常热烈。交流时,学生的回答也非常精彩:“花草的叶子都晒得张出了皱纹,像老奶奶的脸。”“本来这些花草都像一个个活泼的小孩,现在变得垂头丧气,没了精神。”“马路上晒得滚烫滚烫的了,有人说可以在上面煎荷包蛋了。”“我想,把火柴扔在马路上有可能会一下子烧着了呢。”“我在太阳里走,头晒得晕乎乎的,脸上的汗像下雨一样洒下来。”“路上的行人都戴着帽子和眼镜,有的还披着披风,但还是热得满脸通红。”“我从外面回到家,衣服都湿透了,贴在身上很难受。”“我家的自来水都是热的。”“……”这些内容不是比书上对“骄阳似火”的解释更精彩,更生动吗?我趁热打铁,让学生用生活中的情景来说说“寒风刺骨”的意思,学生也说得非常好。看来,离学生的生活越近,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浓厚,学习的体会越真切,学习的效果当然越好。学生不仅懂得了“骄阳似火”的意思,更深切地体会到了爸爸的话:“看来要想真正理解一个词语的意思,不仅要会查有字的词典,还要学会查身边的‘无字词典’哪!”

学完了这一课,我思考着怎样让孩子们在以后的学习中用好查“无字词典”这个方法。在教学这个单元的练习时,它的第一部分内容就是认识并理解6个描写自然风光的常用词语,包括“大雨滂沱”、“夕阳西下”、“连绵不断”等。我请学生用上查“无字词典”的方法来理解词语的意思,学生都争先恐后地说,而且说得很到位。这跟前一阵子让他们解释一个词语的意思时,抓耳挠腮好半天的情景完全不同了。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