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教师素质,不仅是有效教育教学、促进学校和谐健康发展的前提也是有效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小学生擅长模仿,身边人的意志品格、情感态度、言行举止和学识都会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切更是对学生具有巨大的教育价值。因此,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应该是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为此,从我校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现状出发,以教师发展性评价为依托,树立“以人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的评价理念,坚持教师自我评价为主体、评价形式多元的评价思路,对教师实施发展性评价。教师发展性评价大大促进了我校教师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提高了教师教育教学技能,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对教师素养的认识

“教育教学是一门艺术”而教师应该是掌握这门艺术的专业人员,且具有不可替代性。学生、家长和社会对教师都抱有很高的期望,也对教师提出的很高的要求。在这种需求下教师的角色已经由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单一角色逐步转向“促进者、研究者、组织者、引领者、开发者”的复杂教师角色转变。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随着书籍、报刊、媒体、电视、网络等信息获取途径的迅猛发展,教师不再是学生的唯一知识源。所以教师不能简单地把知识传授作为主要任务,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上。

 2.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作为学生,他们在发展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问题,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所以为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就要以研究者的精神不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素养,促进个人的发展。

 3.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

作为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组织和协调能力。除了确保按着既定的教学目标,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任务外,还要随时处理课堂上生成的新问题。驾驭课堂,完成教学预设和生成也是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4.教师是解决疑难的引领者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会遇到不能靠自身能力解决的现实问题。此时,学生急需他人的“帮助”。所以,教师需要把握时机在学生的确感觉到困难的时候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引领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同时获得知识和经验。

 5.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课程改革为教师创设了广阔的空间让教师发挥和创造,同时也对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实践提出了挑战。依照新的课程标准,教学目标与结果、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都与以往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进行工作,改变教书匠的角色,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结合地域优势,充分挖掘和开发适合学生发展的、身边的课程资源。

总之,课程改革中的教师是发展中的教师,教师评价必须适应并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建立促进教师成长的发展性评价体系。这意味着教师评价必须改变以往评价者高高在上的姿态,从对教师冷冰冰的审视和裁判转向对教师的关注和关怀;从指令性的要求转向协商和讨论式的沟通和交流;从教师被动接受检查转向多主体参与的互动过程。

二、对于发展性教师评价的认识

教师面对的是学生,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因此,对教师的表现和水平进行有效评价,可以保证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同时,为促使教师自觉地、高效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对教师进行必要的名誉和利益上的给予也是十分必要的。所以对教师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和对教师的发展性评价也是十分必要的。

作为学校在实施管理与评价过程中,应清楚地意识到以往对教师的教学评估和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差异和联系,尤其要正确认识实施发展性评价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促进作用。

 1.教师发展性评价是一种形成性评价

教师发展性评价,立足于教师未来发展,是一种依据教师发展目标,重视过程的形成性评价或过程性评价。它是在正确的教育价值和评价理念的指导下,根据学校的教育目标和教师所应承担的任务,按照规定的程序,运用科学的方法收集评价信息,对教师个体的工作质量进行得当地评价,从而为教师改进工作、自我发展,为学校领导加强和改进教师队伍的管理与建设以及进行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2.实施教师发展性评价应坚持的基本理念

实施教师发展性评价应遵循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应依据学校的教育目标和教师的根本任务,应体现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所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的评价改革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的基本评价理念。

 3.教师发展性评价鼓励教师进行自我评价

教师发展性评价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并且应鼓励教师进行自我评价。因为教师了解自己,也更清楚自己存有的优势和不足。所以,对教师进行发展性评价的开始应首先与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根据教师实际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需求,形成个体化的评价目标、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在实施评价过程中,要鼓励教师自觉提交评价材料,并且给教师表现和展示的机会;然后,针对教师提供的评价资料与教师进行密切地沟通,对教师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形成明确而清晰的认识,最终形成评价结论。教师则能根据评价结论提出改进思路,实现自我发展。

 4. 实施教师发展性评价要重视多元评价

在突出教师评价主体作用的同时,还应充分发挥学生、同事和家长评价的作用。他们作为教师的成长伙伴,不但参与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而且能够从不同的侧面反映教师的工作表现,对教师的改进和提高会产生积极影响。所以,在实施教师发展性评价的过中应创设多元而积极的氛围。

三、采取有效评价措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技能

对教师实施发展性评价的最终目的在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其根本是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为达到这一目的,我校在实施评价过程中采取了以下有效措施:

 1.建立科学评价制度,坚持以人为本

评价是为了使教师不断地进步。为此我校对以往仅仅注重终结性的教师评价制度进行了调整和完善。新的评价制度更加注重教师的发展过程,将评价的立足点和重心放到教师的未来发展上来;把教师在发展过程中取得的进步和成功作为终结评价的重要依据。对于教师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和不足,则不予终结性评价挂钩,仅为自身提出改进意见的参照,作为今后新目标制定的依据。

 2.确立具体发展目标,明确发展方向

学校的发展靠教师,学校办学目标的实现与否也在于教师发展目标的确立是否明确有效。为此,我校在实施教师发展性评价的过程中,以学校办学目标为核心,由教师自主设立学期、学年和三年发展目标,学校协助教师进行必要的修订,明确教师发展目标的同时也有利于端正办学方向,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师质量观。

 3.树立新型评价理念,尊重教师发展

实施教师发展性评价要从重点评价“过去”和“现在”转向重点评价“将来”和“发展”的新理念开始。实施评价过程中,对教师过去和现在做全面的诊断性分析,揭示评价教师未来发展的目标,引导和激励他们通过发展,缩小与目标的差距。而对于教师在“过去”中存在的问题仅仅作为确立新目标、提出新建议的参照,淡化问题的鞭策功能,尊重教师的自主发展。

 4.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实施全面评价

我校在对教师实施评价中,力争做到“全员、全程、全面”,即每位教师进行自评的同时进行他评;对教师工作的全过程进行持续和周期性的评价;每学期对教师的师德、业务水平、教育科研、反思案例、课堂教学和考试成绩等全方位、多层面进的评价。同时,做到评价主体多元,杜绝学校领导单方把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而是让学生、家长和教师共同参与到评价中来。如,对于教学成绩和业务素养由学校通过考试和专项竞赛的形式对教师进行评价;在师德评价方面则由学生和家长以问卷调查或现场填写评价量表的形式进行;而对于课堂教学技能、教育科研则以评优课、展示课、研究课、案例交流、说评课等多种教研形式,由教师参与活动并进行评价。

 5.关注教师个体差异,实施分层评价

教师由于受教龄、经验、自身素质等多方因素的影响,个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倘若用一个标准对教师进行评价,势必消极影响教师发展性评价对促进教师发展的功能。为此,我校针对处于不同阶段的教师,充分肯定他们各自的进步,并且帮助各个层次教师制定适合自我发展的目标。如,在教学技能竞赛方面,对于普通教师(绝大部分)确立的目标是“合格”,即能够具备基本技能,合理技能;对于校级骨干教师确立的目标是“良好”,即能够熟练掌握基本技能,并合理、熟练运用;对于区市级骨干教师确立的目标则是“优秀”,即熟练掌握基本技能,并能灵活、创造性地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