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是第五次到云南了。这次与我同行的有一位姓李的老师,以及一位保护区的向导小刘。我们三人走进了美丽的西双版纳。

发现了野象行踪

嗨,哪里是大象,是几只绿孔雀!

一只雄鸟正张开它华丽的羽屏,对着两只雌鸟,缓慢踏步、转动,不时抖动一阵羽屏,炫耀彩霞迸射的身体,以博得雌鸟的青睐。

那异样的声音,就是抖动羽屏时发出的。

可是,在它身边的两只雌鸟却熟视无睹,只是一个劲地在草中啄食;稍远的一只,甚至为了追逐一条小虫,竟然钻进了树林……

“好漂亮的孔雀!”李老师也爬上来了,但林子里光线差,又总有遮挡物,急得她不断变换位置,却听不到按动快门的声音。

小刘用手指着一棵大树的树冠。远远看去,像是菩提树,在野外,倒确是罕见。然而,小刘还是一个劲地用手指着那棵大树,显然是有特殊的示意。

我再对树冠做仔细的观察,还是没发现什么。

小刘再次示意。终于发现浓密树冠下的一个开阔处,竟然立了好几只孔雀,有的在梳理羽毛,有的相互用喙招呼,有的却如雕像一般,长长的尾羽拖下如一束树枝。

它们华丽的羽毛不仅是装饰,而且是热带雨林中最好的保护色,我们还是第一次在森林中看到这美丽的大鸟!

“怎么没见到白孔雀?白孔雀不和绿孔雀在一起吗?”

小刘说他长这么大,也没见过。听说缅甸那边有。还说要想找到孔雀,就得在林中草地上寻。他曾见过十几只的孔雀群,围成一圈,头抵头,中间刚好有个小水凼,不知是在开会,还是集体照镜子。那风景才叫绝哩!

山谷突然开朗,溪流也随之宽阔了,有了小小的盆地,中间露出窄窄的沙洲。岸边有了路影子,像是拖拉机开过去留下的痕迹。看小刘面带喜悦,难道是大象的路径?

小刘停下,仔仔细细将周围探察了一遍,又侧着耳朵静静地听了一会儿,才招呼我们往下去。

刚走过一片树丛,就见对面溪边的土地,被踩得如泥塘,很像我们家乡脱土坯时,请人来踩的泥塘。

只有大象才能做出这样的行为,有几个保留得完整的圆圆的足印,已做了有力的证明。

小刘要我们留在这边,自己单独去察看。我们却紧跟着他下到溪边,涉水。怎能放弃这样的机会?水不太深,踩下去软乎乎的,似是象粪。到达对岸,有两处足印较新鲜。

“有多少头?”

“总有七八头。”大象的粪便很似牛粪,一摊一摊的,但体积大得多。

在野外追踪野兽,猎人多是靠它们留下的足迹和粪便,判读出各种信息。我曾参加过对梅花鹿的考察,从它留下的足迹和粪便中,不仅能推测出经过此地的时间,而且能非常准确地知道是母鹿还是公鹿,公鹿头上的茸角有多大。

如果说优秀的猎人是某种或几种动物的生态学家,那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下一页
阅读全文